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13篇
世界政治   14篇
法律   333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依《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若干法律的解释》第5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而《刑法》明确否认共同过失犯罪,因此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的情形仅限于故意的罪过情形.除司法解释中规定的四种主体以外的其他主体,在被害人逃逸过程中起到了教唆或者帮助的作用,达到共犯的认定标准,也应该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相似文献   
272.
偷税罪认定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偷税罪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综合分析 ,对“数额 比例”和“次数”标准的认定 ,累计数额的计算 ,以及共犯问题阐述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73.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的行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中存在共同犯罪,已成为理论界和司法界的共识。但在共同犯罪的具体构成方式,如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生活的其他家庭成员能否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共犯上,却存在着一些分歧:有人认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国家工作人员,其他家庭成员只有也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才能成为此罪的共犯,否则应认定为包庇犯。  相似文献   
274.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能构成渎职罪的实行犯,也不可能由于是实行犯而构成主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渎职罪中的教唆行为不能使之成为渎职罪主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事前与犯罪分子通谋,放任其前案犯罪活动者,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以渎职罪名追究刑事责任,对于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以其前案罪名处理。前案罪共犯与渎职罪名之间的关系不是法条竞合关系,也不是想象竞合关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仅仅是因为刑法的扩张处罚而导致触犯数个罪名。并不参与前案的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能构成渎职罪的片面共同正犯和片面教唆犯,但能够成立片面帮助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除了构成渎职罪外同时有受贿行为的,应当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275.
邹明 《法制与社会》2011,(30):281+284-281,284
片面共犯问题历来是刑法学研究的重.最,但是在大陆法系立法领域仍然是一个盲区,导致这一现象原因众多,体现在理论层面,表现为就片面共犯理论本身是否存在仍有争议。本文拟从片面共犯理论本身是否存在出发,对这一理论存在的具体形式进行分析,以求对片面共犯这一制度进行简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76.
关于共犯的本质,理论上存在着共犯从属性说、独立性说以及将两者进行调和的二重性说,三种学说各有利弊。根据犯罪构成基本理论,共同犯罪行为是数人数行为而不是数人共为一个整体的犯罪行为。共同犯罪是数人数罪而不是数人一罪。只有将共犯的有关问题进行必要的重新诠释,才能全面认清共犯本质的各种学说,才能坚持独立性从属性两重属性的有机统一,从而更加完善地揭示共犯的本质。  相似文献   
277.
我国共同犯罪的立法体例,形式上既不同于单一正犯体系,也与正犯·共犯区分体系存在明显差异,对于其本质,理论上存在单一正犯体系与双层次正犯·共犯区分体系的争议。以共同犯罪体系的本质特征为基点进行考察,发现上述争议观点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根本上都属于单一正犯体系。鉴于单一正犯体系所面临的一系列难以合理解决的重大疑问,应将我国的共同犯罪体系归属于正犯·共犯区分体系。至于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形式上的差异,则需要通过解释论的建构来消解。  相似文献   
278.
李琪 《法制与社会》2011,(4):258-259
随着我国法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对于正犯的听究也越来越深入,但是承继的共同正犯的研究争议却未有一刻减弱。笔者拟从承继共犯的学说、成立要件和范围入手,对承继的共同正犯做出一个简单的界定和辨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279.
随着我国法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对于正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是承继的共同正犯的研究争议却未有一刻减弱.笔者拟从承继共犯的学说、成立要件和范围入手,对承继的共同正犯做出一个简单的界定和辨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280.
共犯从属性理论是德、日等大陆法系刑法学共犯论的基本原理,探讨狭义共犯的成立(或可罚性)是否从属于正犯的实行,以及从属之正犯应具备何种条件.共犯从属性理论包括实行从属性和要素从属性两方面内容,实行从属性说和限制从属性说应予提倡.共犯从属性理论可以贯彻与应用到共犯的成立条件及其他相关的一系列共犯具体问题中,比如共犯未遂的可罚性、加功于符合构成要件但阻却违法之正犯行为的可罚性、加功于无责任能力正犯行为的可罚性、加功于不可罚事后行为的可罚性、加功于无故意正犯行为的可罚性、未遂教唆的可罚性、间接或连锁共犯的可罚性、共犯与身份之情形的认定、共犯发生认识错误的认定,等等.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有助于概观共犯从属性理论的体系地位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