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袁建尧 《新湘评论》2010,(11):36-38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推进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行业之一。内河航运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低碳”运输方式。加快发展内河航运,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2.
卢成府 《江淮法治》2009,(17):34-36
2009年6月20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安徽省港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省第一部有关港口建设、发展、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它依据《港口法》对港口建设发展提出的原则要求,针对加快我省港口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了港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经验,全面规范了我省港口规划、建设、管理、监督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代西江航运业,中外轮船运输对比变化主要历经了四个阶段:一是1897~1907年,轮船运输基本由外轮垄断;二是1908~1913年,民族轮运业兴起,并渐显头角;三是1914~1926年,民族轮运业赶超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四是1927~1937年,梧州外港运输优势重被外人执掌,但内港运输保持一枝独秀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刘国山  彭益群 《工友》2008,(2):34-35
"长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但长航不能束缚在这块天地里。"——刘锡汉作为一个百年老企业,中国长航见证了长江航运的历史,其为长江流域经济建设、沿江人民生活的便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迈入了二十一世纪,百年长航,迎来了它的新掌舵人——刘锡汉。是他,把自己的事业与企业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从而使百年的老企业重新昂起了巨龙的身躯,重新进入世界内河航运列强拼搏的行列。  相似文献   
15.
徐超 《民主》2014,(6):21-24
<正>长江——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江河,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脉。长江流域——重要的战略水源地、水电能源基地、黄金水道和生物宝库。面积不到中国的1/5,却养育了中国1/3的人口,生产了中国1/3的粮食,创造了中国接近一半的经济总量。长江经济带——中国最宽广、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带,完全有潜力成为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  相似文献   
16.
《政策》2008,(9):23-24
武汉新港是长江中游的第一深水良港.是我省宝贵的港口资源。将武汉新港建成“内河航运的国际大港口”,对于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促进湖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它是发挥武汉综合交通优势、建设武汉交通枢纽中心、增强武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聚散功能.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及长江流域东、中、西部地区经济互动,构筑武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基础框架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湖北、武汉外向型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优化武汉港口结构、增强武汉港口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7.
温新建 《世纪行》2014,(11):48-48
<正>展开中国地图,万里长江犹如一条跃起的巨龙,一路自西向东,滚滚而来。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可以说是大自然对中华民族的恩赐。把长江治理好,经营好,是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北调研视察。这天上午,习总书记一下飞机,就冒雨赶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站在长江北岸的阳逻码头,面对滚滚东去的大江,深情地讲道: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同年7月23日,总书记又再次驱车到阳逻,考察位于阳逻经济开发区的格林美公司,三天两次考察同一个地方,这在总书记的行程中是极少有的。阳逻,  相似文献   
18.
内河航运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运输方式,对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功不可没。但是,在内河航运不断壮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内河环境问题。本文从环境税收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在治理内河环境污染存在的不足,针对内河航运船舶污染的特点,从而提出利用基于激励机制的内河环境税收保护内河环境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水电建设需要兼顾国家战略布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移民脱贫致富、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已经超越了能源需求和行业利益而上升到需要统筹规划的综合性领域。四川水电资源丰富,是我国水电开发的主战场之一,2013年9月以来,《我国流域经济与政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组先后对金沙江下游、岷江中下游、长江上游宜宾-重庆段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发现我国水电开发规模不断攀升,正开始向经济条件较好、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扩张,而所实施的移民安置政策却没有相应的进行调整,产生的移民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水电工程移民安置"三原"原则严重制约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航运发展以及移民后期扶持建设。本文将以"三原"原则为主线,结合四川水电开发中产生的问题,分析探讨当前我国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政策的弊端,以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潘巍 《当代广西》2010,(5):32-33
<正>正值广西全力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轰轰烈烈掀起西江航运建设新高潮之时,2009年12月9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赴湖北调研,并于12月12日在武汉组织召开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