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9篇
法律   697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103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司法终局性强调司法机关对纠纷作出判断后,裁判应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不能任意启动。而在我国民事司法实践中,有些案件当事人反复申请再审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导致终审不终、司法公信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当事人申请再审与司法终局性在理念上、制度上、价值实现上存在冲突,应对民事诉讼当事人申请再审次数规定予以重构,以更好地发挥再审程序的功能,实现司法终局和权威。  相似文献   
32.
近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发生在十年前的房产拆迁案进行了再审公开开庭审理。此前,双方就一房两证问题数次对簿公堂。一方主张自己有合法房产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不应将其作为违建房屋予以拆除;而另外一方则主张,其才是真正的土地所有人,涉案房屋是违章建筑;执法部门没有过错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相似文献   
33.
案讯点击     
张国峰针对终审裁定申请再审2013年1月10日,本刊持续关注的张国峰伤害、盗窃一案,黑龙江省林区中级人民法院未开庭审理作出终审裁定,维持一审判决。对于二审作出的裁定,张国峰认为,该终审裁定认定其犯有伤害罪的证据未经依法审查和核实,认定其犯有盗窃罪的证据根本不存在;二审法院审理本案时程序违法。张国峰指出,自己曾多次口头和书面申请开庭审理该案,并就一审认定的存疑证据、未经质证证据和事实重新审  相似文献   
34.
陈斯 《法学评论》2006,24(2):29-37
民事抗诉是我国民事案件得以启动再审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作为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在制度设计理念上的失误以及法律规定的缺失导致民事抗诉权的行使与审判权的运行似乎越来越处于一种对抗的状态,其间产生的种种弊端也无不昭示现行抗诉制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本文就民事抗诉制度在理念上及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诉讼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借用博弈论及法律经济学的理论,试图对民事抗诉之现状以及现行法律的缺陷作一简单的论述,并对如何加强对民事抗诉的程序制约及其对民事抗诉制度的完善提出个人的设想。  相似文献   
35.
庞敏英 《河北法学》2006,24(5):148-151
从程序公正的要求以及抑制重复追诉保障被告人人权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行刑事再审程序的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不枉不纵的理论基础进行反思,提出实事求是、依法纠错、加强监督、保障人权的刑事再审程序新理念,以促使我国刑事再审程序与国际刑事再审制度接轨.  相似文献   
36.
检察监督权之检讨——以民事抗诉权之运行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斯 《法学》2007,(10):130-135
民事抗诉是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启动制度,其在制度设计理念上的失误以及法律规定的缺失,导致民事抗诉权的行使与审判权的运行似乎越来越处于一种对抗的状态,其间产生的种种弊端也无不昭示现行抗诉制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本文就民事抗诉制度在理念上及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诉讼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对民事抗诉之现状及现行法律的缺陷作一简单的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对民事抗诉的程序制约以及对民事抗诉制度的完善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37.
3月26日,10年前的一起强奸案经过浙江省高院再审,宣判已经服刑10年的张辉、张高平无罪。囹圄生涯无论对谁来说都是辛酸的,虽然沉冤昭雪,但失去的10年时光无从挽回。无独有偶,美国最近也有一个刚刚从无妄之灾中脱身的“罪犯”,他在监狱中度过了近23年。  相似文献   
38.
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订以来,关于再审程序划分的“三阶构说”日渐占据民事诉讼学界的主导地位.应从“三阶构说”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现有法律规定,深入研究并完善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受理程序具体内容,并针对其中若干疑难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进一步完善申请再审案件受理程序的理论方向和具体构想,力求建立起更加完善、更具有操作性的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受理程序.  相似文献   
39.
本文拟在解析民事再审程序的含义与功能,正确认知我国《民事诉讼法》申请再审程序的现有制度,针对现有程序在立法指导思想与民诉再审启动主体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明晰问题的同时提出了改进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0.
朱金高 《法学》2012,(5):56-6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若干规定》第19条规定法院可对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等临时性救济的裁定决定再审,但当事人不能申请再审,检察院不能抗诉要求再审。该规定与实际司法实践相脱节,与临时性救济的法律性质、法律效力相违背,也与临时性救济本身已有的救济途径相冲突,还与新司法解释的再审规定相矛盾。临时性救济的法律性质是假扣押、假处分,只具有临时性、救急性;其没有既判力,只是中间裁判、附随裁判,故法院不能决定再审。有鉴于此,最高法院应该清理或废止相关司法解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