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9篇
法律   697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103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书金对在石家庄西郊玉米地强奸杀人案的供述引发了人们对聂树斌案的强烈关注,但是无论王书金是否是聂树斌案的真正凶手,对聂树斌的定罪量刑本身就是涉嫌违反《刑诉法》的相关规定,本文以《刑诉法》第53条为视角,从证据的实体、程序和结论三个角度分析聂树斌案,并阐述由此引发的启动再审程序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2.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增设了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用以规制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保护第三人的利益。为了更好地发挥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功能,有效保护案外人的利益,应当在现有条文的基础上对之加以完善。在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申请再审之诉的适用选择上,应当视案外人的诉讼请求状况决定适用顺序;为了保护案外人的程序利益,应当在起诉条件上作适当放宽;为了有效发挥第三人撤销之诉的作用,在起诉主体方面应当有所突破;出于制度设计的合理性考虑,应当不允许对生效裁定提起撤销之诉,且要限制对特殊类型案件提起撤销之诉;此外,还应当允许当事人就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结果提起上诉。  相似文献   
43.
"民者,国之根本也"。《民事诉讼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事诉讼活动、维护自身民事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也是检察机关开展民事检察监督的基本法律依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机制的不断变革,原《民事诉讼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要,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显得迫在眉睫。因此,在司法实践的不断探索和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2012年8月31日,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决定,修改后《民诉法》于2013  相似文献   
44.
叶茂 《廉政瞭望》2011,(1):20-23
2010年不平凡。国家在多难之中再次凝聚了人心,中央又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具结了民生的落点。在此背景下,国家反腐重拳频出、雷霆不减;更于规范重点行业、重规网络舆情上,大胆纵深而行。  相似文献   
45.
苗青秀 《法制与社会》2011,(12):129-130
民事再审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完善程度对整个司法体系的有序运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一制度建立在什么理念上,具有怎样的内容与构成,与整个诉讼审判制度的基础性原理密切相关。我国民事再审制度是在借鉴前苏联诉讼制度的基础上,受中华传统法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由于种种原因存在很多的弊端。本文从民事再审的内涵、功能入手,近而对我国民事再审的现存理念、相关主体的法律规定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设想,旨在使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46.
蒋勇 《中国律师》2011,(12):60-61
2007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形成了《民事诉讼法》1991年颁布施行16年以来的第一个修正案。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集中解决了民诉法施行过程中矛盾突出的民商事案件再审问题.由此启动了再审制度的改革。此后.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相应的司法解释,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旨在使申请再审权成为当事人的一项有法定程序保障的诉讼权利,使再审审查由法院的一项内部工作,上升为法定的、公开的程序。  相似文献   
47.
陶涛 《法制与社会》2014,(6):109-110
在实际审判中,法官有时候会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导致错误的判决或者其他不当诉讼行为,这种情况在本质上不同于枉法裁判。针对这类情况,要在划清诉讼责任范围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在程序外追究法官个人责任,强化审判主体程序内的诉讼责任,这不仅会减轻审理和判决压力,而且对于规范诉讼行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民事诉讼的体制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实体性再审事由和法院诉讼责任范围进行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48.
我们之所以将再审程序中如何考量企业改制后的责任主体作为专门问题来探讨,是有其特殊原因的。第一,从审判实践看,债务企业往往进行多次改制,改制形式也非从一而终。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经一审、二审,待进入到再审阶段,距债务发生时已经历了很长时间,债务企业因几经改制,早已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49.
赵衍 《法制与社会》2014,(16):253-256
二审终审叠加再审,是我国基本的民事审级制度。但目前,该审级特别是再审制度严重的局限和弊端,某种意义上正在加速成为一个司法滥权和司法腐败的新兴滋生地并且直接冲击和颠覆到了我国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本文在长期跟踪该领域相关理论争鸣,并结合近三十年尤其是最新司法实践经验后,真实、典型、全面地力陈了上述局限和弊端及其相应危害性。同时,从规则补缺、理论探究以及机制对接等等诸方面提出了相对科学先进、翔实周延、行之有效地及时杜绝上述种种局限和弊端,进而接力构建我国三审终审制之民事审级制度的一揽子设想和办法。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笔者在从事立案审查和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审查的过程中,发现大量遭受工伤的职工在维权之路上,要么越走越远,要么荆棘载途,精力虽然花了不少,但合法权益长期得不到实现,由此引发了上访、申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作为一名立案法官,秉承“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有必要也有责任为工伤职工正确维权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