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9篇
法律   697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103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核心,刑事诉讼也不例外,刑事再审更是如此。对于我国现行的刑事再审制度各方多有诟病,其症结在于没有很好地解决证据的运用问题,已至于频繁地因证据问题而启动再审。要科学规范明确再审程序中举证主体、举证责任,证据要件,非法证据的排除,新的证据的范围,证据效力确认等问题,从而减  相似文献   
92.
我国刑事再审启动程序在片面的价值追求下具有诸多弊端,体现在规定法院主动启动刑事再审程序欠妥、规定刑事再审启动理由过于笼统以及未规定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时效及次数等方面,应对此进行相应的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93.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立法设计,本意旨在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和对法律公正的维护,然而其在实践中却暴露出种种弊端,本文以一案例为视角,剖析民事审判监督的程序缺陷,并对其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
新《民事诉讼法》颁布施行后,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发展障碍。针对法定监督方式单一,民行公力救济立法空白以及法检冲突弱化民行检察监督的现状,本文提出三点改革与发展建议:一、立法规范再审检察建议。二、建立完整公益诉讼制度。三、检法合作共建工作联系制度。  相似文献   
95.
数据库     
《中国司法》2009,(6):57-57
2006年至2008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刑事、民事、行政各类再审案件130992件。其中,依法改判的刑事案件占同期刑事生效裁判的0.17%;依法改判的民事案件占同期民事生效裁判的0.25%;依法改判的行政案件占同期行政生效裁判的0.39。  相似文献   
96.
资讯&数据     
《中国法律》2009,(6):55-56,114-116
为适应《民事诉讼法》修改和加强立案信访工作.经中编委批准同意,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工作分设两个庭,并于9月9日召开立案一庭、立案二庭成立大会。立案一庭主要负责受理各类依法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的申诉和涉诉信访案件;对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的各类案件登记立案和流程管理。立案二庭主要负责对不服高级人民法院民事二审裁判和再审改判提出的申请再审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97.
裁判的正当性和裁判的终局性是刑事审级制度建构的两大基本目标。我国两审终审制的建构基本上遵循了大陆法系的模式,但第一审程序在吸收不满、保障裁判的正当性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第二审程序的某些方面亦有待完善,其在司法实践中表现为,裁判的终局性几乎不成问题,但裁判的正当性则主要来源于实体的正确性。我国刑事审级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首先应当着眼于从第一审程序加强裁判的程序正当性,其次应当对第二审程序加以完善,并在完善再审制度的基础上赋予当事人更多的上诉机会,从而使终局的裁判更加具有正当性。  相似文献   
98.
本文试从民诉法修改内容中关于再审制度的完善和改革进行评析,探讨"再审之诉"的价值转移。  相似文献   
99.
一事不再理原则是起源于古罗马法的一项十分古老的原则,后被大陆法系一些国家所继承,成为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原则,该原则在保障人权、维护司法的权威、实现正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至今,中国的刑事诉讼法中仍未确立该原则。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一事不再理原则的起源入手,通过对该原则的价值内涵的介绍,针对我国再审程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在我国构建此原则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0.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是按照三条途径设计的,一是人民法院提起再审;二是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三是当事人提起再审申请。本文按照这三条途径对我国的民事再审程序的法律规定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