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5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5篇
各国政治   281篇
工人农民   678篇
世界政治   7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27篇
法律   4124篇
中国共产党   18072篇
中国政治   22260篇
政治理论   3822篇
综合类   531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479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672篇
  2015年   1402篇
  2014年   3816篇
  2013年   3759篇
  2012年   4664篇
  2011年   5140篇
  2010年   5619篇
  2009年   5468篇
  2008年   5403篇
  2007年   3793篇
  2006年   3902篇
  2005年   2242篇
  2004年   1837篇
  2003年   1708篇
  2002年   1753篇
  2001年   1363篇
  2000年   1305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奋斗》2005,(5):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正确选择,是我省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进一步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构建和谐龙江。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42.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要完成好这一任务,需要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是个系统工程,一要以思想建设为重点;二要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三要以转变方法为突破口;四要以发展集体经济为基础;五要依托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943.
旅游业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瑛 《前进》2005,(2):49-50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高,人们的需求就越旺盛,旅游产业就会越发达。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基础,以出售旅游服务为内容,通过  相似文献   
944.
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必须更加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迎接入世以后的挑战,企业才能迅猛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改善途径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45.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房瑞 《前沿》2005,(4):109-111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赶上发达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是民族地区的既定目标,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策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由于受历史、区位、体制、民族、宗教、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具有较大潜力,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明显。民族地区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资源潜力、生态状况等条件,正确地选择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创新,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有可能成为高速发展的区域。  相似文献   
946.
笔者通过对安徽省西南部地区潘村的调查研究,发现该村近年来已婚妇女外出就业人口呈明显上升趋势,这是当前流行的“农业女性化”观点所无法解释的。本文试图分析她们外出就业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47.
周济简介1946年8月生,上海市人。中共党员。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机械制造专业。1978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机械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80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机械工程系学习,先后获工学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4年学成回国后,在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任湖北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院长。1995年11月任湖北华中理工大学副校长。1997年6月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兼任华中软件公司董事长。1999年12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2000年1月…  相似文献   
948.
人类迈进21世纪以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塑造健康的城市环境,有效利用城市资源、推动城市生态循环是21世纪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创建节约型社会,实现以人为本,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要求。什么是“健康城市”根据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 H O)的解释:健康城市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相互…  相似文献   
949.
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在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时都开始注意区域特色的比较优势因素,而且,一些跨省市区域的经济合作在增加,如“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甚至“泛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黑三角”、“京三角”等等。但现在有一种影响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劣势”尚未引起地方政府足够的重视。这就是属于严重的信用缺失行为的并且带有区域性的造假经济。假冒伪劣是一种因“信息严重不对称”及人的趋利本能而致的信用缺失行为。这些年来,国家打假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假冒伪劣这一严重的信用缺失行为为什么打不绝,打不死,屡禁不止,成为影响…  相似文献   
950.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城镇化会产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缘于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的聚集所引起的有机物生态循环系统的改变;二是农村工业生产活动的集中所引起的“外部性”。协调农村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有: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城镇化的经济社会大系统;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要兼顾农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管理;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