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与时代跳动的脉搏同频共振,又在回答"时代之问"的过程中不断扩展新的理论空间。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重申"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哲学基石,紧扣重大时代课题的"问题转向",顺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要求,旨在引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半程",彰显宽广深邃的"世界历史眼光",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石。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要求,需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坚持战略自信与增强忧患意识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  相似文献   
42.
新时代推进伟大斗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必须准确理解习近平关于伟大斗争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理解的前提是语境还原,重要论述的出场语境包括文本语境、历史语境、实践语境;理解的关键是距离诠释,伟大斗争重要论述与现实之间存在的距离利于实现开启式的理解,即时间距离与伟大斗争内涵的与时俱进、空间距离与伟大斗争范围的全面统筹、理解者之间的距离与伟大斗争主体的能力提升,分别解决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问题;理解的价值在于历史的意义承续给现在的前见,开辟党的自我革命新境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4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出了全方位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境界。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遵循一定的理论出场逻辑,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法宝和应对时代之变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以及党内的集中教育。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论述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学理支撑,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供了科学方案,为建设现代化的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44.
在新全球化时代,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与马克思哲学诞生时所面临的问题相比可能存在某些差异,但马克思哲学所表达的历史时代仍然未被超越,马克思哲学依然具有当代性。马克思所采取的思考方式对于解决当代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而要使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真正“在场”,开展多元化的“对话”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出场方式。  相似文献   
45.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实践的指导不是机械实现的,而是紧扣时代主题,与中国革命和实践紧密结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场路径是时代主题,内在动力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发展需要,根本原则是实事求是.认真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场路径、内在动力和根本原则,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理论创新的根本需要.  相似文献   
46.
谈歌 《各界》2012,(11)
柴进何许人也?读罢《水浒传》,柴进应该是反政府的中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这个人物出场,是由林冲路过带出来的。作为朝廷的重要犯人(高太尉亲自定罪的犯人,暂且不管林冲是不是冤案),  相似文献   
47.
湍水澜 《奋斗》2013,(3):62-62
正《三国演义》第一回,有两段介绍曹操出场,初露锋芒的文字,现摘录如下:曹操……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中常侍蹇硕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责之,由是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  相似文献   
48.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命题,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的全新话语表达。“三个务必”的“出场”,是在一定“出场动力”作用下,沿着一定“出场路径”,并在一定“出场语境”中发生的。“三个务必”的出场动力,来自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的内在张力,来自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客观需要和主观能力的内在张力,来自革命党与执政党双重身份的内在张力。就“三个务必”的出场路径而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擘划了历史路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擘划了理论路径;集中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六个坚持”的生成擘划了现实路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的时间语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空间语境,以及三个“务必”互动关联而生成的文本语境中,“三个务必”思想命题得以“出场”。  相似文献   
49.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呈现马克思国家观出场的重要文本。以回归文本语境的解读范式来看,马克思国家观的出场叙事是总体式的,而非成分式的。以“现实的规定”的社会政治基础为理论地平,马克思倾向从家庭、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整体关系中勾勒国家机体总体图景。因循这种面向现实的批判向度,马克思探讨了制度、行政、立法等国家要素与人民之间的应然联系,初步建构起国家治理总体逻辑。面对自身的理论不足,马克思在尝试克服思想限度的过程中,萌发了关于未来国家形态的总体构想,并拟定了整体性的理论计划。  相似文献   
50.
亓光 《政治学研究》2020,(1):77-86,M0005
当前,政治话语问题不断显现,政治学研究应该高度关注政治话语分析。随着意识形态斗争的形势向碎片化、复杂化、隐性化发展,不仅应该注重分析工具的选择与运用,而且应该认真思考政治话语分析的基础理论问题,弄清它的思想渊源、核心对象、基本属性及其分析路径等基本维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观察,政治话语分析是以批判性话语分析为基础,兼顾社会语言学与实践语用学的两个支撑理论,三者之间理论范式和分析模型是相互统一的,共同构成了理解政治话语分析的前提学说。作为政治话语分析的核心对象,其问题域是以不确定性为基础的政治概念的本质存疑性,不确定性的合理性构成了政治话语分析问题域的基本要素,其决定了政治话语分析基本属性及其分析路径的形成。作为一种实践性诠释,政治话语分析指向话语主体运用本质存疑概念而构建的政治话语,其既兼顾分析性的话语阐释又要体现评价性的意义批判。在多元化的政治生活世界及其政治话语关系中,基于不同的话语环境而形成的内在要素排列组合选择构成了政治话语分析的分析路径,而政治性分析路径、类型化分析路径以及论证性分析路径已经成为具体分析情境下被广泛利用的基本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