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个原则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适应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将更有力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创造。  相似文献   
62.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构建和改革应遵循的终极形态的价值观念有效率和公平,社会形态的价值观念有共同富裕,传统形态的价值观念有“和合”精神.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原则是市场经济在分配制度上的要求,体现的是终极价值目标的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原则是效率和公平两大价值目标及其相互关系的最佳选择,民富和国富相互促进的原则体现的是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体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目标和原则的具体机制有:生产要素合理价格的形成机制、工资集体谈判协商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保障机制、利润分享机制、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和保护机制、再分配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63.
目前,人们一谈到分配不公,首先想到的就是地区间、行业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事实上,收入差距过大只不过是分配不公的一种显性的表现形式,是分配结果的不公平。而导致分配结果不公的真正原因在于,不公平的分配原则、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3Z./~颖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从我国举证责任倒置的产生、现状、特点、原因和它与一些相关概念的辨证联系来进行剖析,希望能够有助于对举证责任倒置的理论和制度加深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65.
陈兴 《法制与社会》2010,(27):250-250
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上关于正义的讨论历来不绝于耳,Amartya Sen的新书《The Idea of Justic》可谓是继罗尔斯之后对正义理论的又一次检讨。本文中关于如何分配笛子的问题并没有确定正确的答案,而笔者认为古典自由主义的分配观念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所以我们应该有所批判的坚持。  相似文献   
66.
主观题在初中思想品德检测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它一般通过两到三则材料,设计三至四个问题,检验学生从材料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优劣就可以基本判断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对材料的理解,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相似文献   
67.
丛明 《时事报告》2002,(3):36-39
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中就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既有战略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新经济政策。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  相似文献   
68.
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及,1972年,他参与了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的研究项目,他注意到李约瑟的说法,"共产党(对中国)的接管是个幸运事件,因为新中国也许可以避免西方在工业革命初期所犯的所有错误.在19世纪初,小女孩被绑在大箱里到地底运送煤矿;小男孩超时工作,导致眼力受损,身体变形;据马克思说,伦敦的面包师傅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李约瑟坚信,"中国为求脱离停滞状态而达成现代化,社会主义路线不但是最好方法,而且是唯一办法".黄仁宇表示,"一思及此,你或许想同意他的说法"[1].显然,李约瑟对中共之所以抱有好感,就是出于道义性立场.李约瑟痛恨19世纪资本主义对人性的摧残,特别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摧残,当他看到新中国消灭了这一切时,由衷地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看得出,李约瑟是在道义优先基础上——而不是在别的方面肯定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69.
赵学清 《学习论坛》2008,24(8):37-40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研究取得了四个方面的重大突破.在分配结果层面上,形成了在共同富裕目标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论;在分配制度层面上,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分配机制层面上,允许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在分配原则层面上,确立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7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平的实践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与之相对应,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认识也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到本世纪初。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当时盛行的平均主义分配对效率造成的巨大抑制,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著名论断,从以前的强调绝对公平的分配原则转向效率优先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