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5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398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7082篇
中国共产党   296篇
中国政治   1839篇
政治理论   272篇
综合类   280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790篇
  2013年   836篇
  2012年   901篇
  2011年   1068篇
  2010年   1031篇
  2009年   1115篇
  2008年   1132篇
  2007年   932篇
  2006年   608篇
  2005年   516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439篇
  2002年   409篇
  2001年   341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王志宏  许建兵 《唯实》2001,(9):96-101
现行刑事申诉制度在申诉启动、操作程序、价值取向等方面均存在着缺陷,亟需加以改造.制度的创新来源于理念的更新.改造刑事申诉制度的路径应以诉讼理念的更新为前提,而具体的改造路径则是建立刑事申请再审制度,设立刑事申请再审程序,使得申诉权实在化、诉讼化.  相似文献   
282.
杨远林 《探索》2001,(3):130-132
在刑事诉公中,证人出庭作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在现实生活中,多数证人不愿出庭作证。这固然与其自身原因有关,同时也与国家的保障不力有关。证人不出庭作证,对有关证据的真伪性的确认的难度加大,当事人也无法通过认证、质证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利于我国刑事诉讼的庭审方式的改革。因此,必须通过立法、加强有关法制宣传、加大对证人保护的力度等措施来改革和完善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从而保证我国刑事诉讼庭审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刑事诉讼的任务。  相似文献   
283.
《学理论》2017,(3)
刑事"冤假错案"的频发严重地侵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引起人民大众对司法公信力、司法权威的重大质疑,浪费司法资源,影响了中国法治建设进程,摧毁了公众的法治中国梦。为加强对人权的进一步保障,提升司法公信力,重树司法公正的权威也成为当前司法改革背景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法制化不断加速的进程中,法学界对刑事"冤假错案"的预防机制研究也渐进增多,本文从我国"冤假错案"的成因入手并参考了国外的相关规则进行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284.
大陆法系国家刑事再审理由对中国之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法系国家立法以列举的方式对刑事再审理由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而中国现行刑事再审理由之规定兼具含糊性、主观性等特征,并由此引发了诸多问题.本文在借鉴大陆法系国家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对刑事再审理由进行重构,以期为刑事再审程序的再修改提供可资利用的材料,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刑事再审制度.  相似文献   
285.
沉默权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内容是反映其本质属性的范围,也即事物的外延,要研究某事物的理论基础及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首先应当明确该事物的概念、内容、特征等,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分析、探讨其理论基础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是研究问题的正确方法和科学思维逻辑,据此,现就沉默权的概念、内容、特征等问题略述管见。 一 沉默权的概念 对沉默权概念的界定,学界认识不一,总的看来,有这样几种:(1)“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或被告人享有对司法人员,包括警察、检察人员、法官的讯问保持沉默,不证明自己有罪…  相似文献   
286.
也论刑事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系统方法 ,对我国学界正在研究的“刑事一体化”进行了解剖与评析 ,指出 :要从系统性的角度对刑事法律及相关的规范、制度、政策在系统优化的过程中加以整合 ,从实体、程序、制度、政策的整体上把握刑法和相关规范的设计、运作 ,从系统性上规制刑事法体系 ;对刑事法的设计和操作要从整体结构的诸多关节点上细察、深究。  相似文献   
287.
在刑事诉讼法学界,有关庭审方式改革的争论由来已久,我国学者也一直在致力于对各种不同审判模式的分析与比较,力图设计出一种集百家之长,又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模式。1996年3月17日修改通过的刑事诉讼法对庭审方式的改革和调整,正是此种努力的成果。本文从理论渊源和司法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庭审改革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寻求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88.
我国现行的刑事司法鉴定体制是一种多头行政管理模式 ,虽然曾为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工作起过积极作用 ,但时至今日 ,其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因此有必要改革现行刑事司法鉴定体制 ,以保证鉴定结论的客观性、科学性、法律性  相似文献   
289.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享有沉默权。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追诉者对刑事指控保持沉默的权利,沉默权是随着现代人权和民主的发展而被提出的,它最早源于英国,美国首先移植了这一制度,并在宪法中予以确认。二战后,人权保障问题逐渐走向国际化,沉默权制度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普遍确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一制度在中国也受到广泛的关注。沉默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①不被强迫自证其罪;②有权拒绝陈述;③不应因拒绝陈述而被作出不利于已的法律推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目前没有规定沉默权制度(以下把刑事诉讼法简称刑诉法)。相反,我国刑诉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我国刑诉法对沉默权没有确认,笔者以为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享有沉默权。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90.
一、认定行贿罪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思想认识有偏差。1、对行贿罪构成要件之一的“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认识未统一,以致影响对罪案的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