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37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4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0342篇
中国共产党   503篇
中国政治   2311篇
政治理论   337篇
综合类   3520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484篇
  2014年   1165篇
  2013年   1241篇
  2012年   1376篇
  2011年   1497篇
  2010年   1517篇
  2009年   1528篇
  2008年   1445篇
  2007年   1102篇
  2006年   786篇
  2005年   664篇
  2004年   615篇
  2003年   564篇
  2002年   488篇
  2001年   431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19年9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举行成立后的首例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公开听证会,引发了外界的极大关注。在固有印象中,民事检察职能一直以相对弱化的形象示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亦与行政检察职能合并,即以往的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在新时期,随着最高检内设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最高检专门成立了第六检察厅,承接民事检察职能,这不但标志着这项职能在检察工作中地位的提高,也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  相似文献   
12.
略谈海峡两岸刑事司法协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妥善解决两岸之间的法律衔接 ,正常推进两岸刑事司法合作 ,已经成为一个更新观念、开拓视野、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文章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尤其是对协助的方向和具本操作手段作些微设想  相似文献   
13.
刑事政策价值目标的追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刑事政策决策者面对自由、秩序、正义、效益等价值 ,必然有所选择 ,古典主义的刑事政策、实证学派的刑事政策和新社会防卫的刑事政策 ,由于所处时代不同 ,制定刑事政策理念和基础不同 ,因而 ,呈现出不同的刑事政策价值目标的追求路径。  相似文献   
14.
郎胜  张军  姜伟  陈兴良 《中国律师》2003,(12):86-88
郎胜:死刑这个问题,的确是像大家刚才讲的涉及到一个死刑政策的问题,而死刑政策实际上涉及到死刑效果的一个评价问题。应当说,死刑作为一种刑罚手段,一般来说是重于其他任何刑罚手段,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切不能过分夸大死刑的效果,切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死刑如同一把双刃剑其存在负面的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对于有些罪,如不适用死刑,的确很难起到威慑的作用,但是有些时候对于某些罪,对于某些案件,如不适用死刑,也并非不可以,有时候如不适用死刑,可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现在回头来看,我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实行了慎杀、少杀这样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5.
摄影构图是照片表现力的关键,刑事照相也和其他专业照相一样,要保证构图严谨、用光适宜、画面丰富、层次分明、质感性强。刑事照相的构图,涉及到研究和掌握光线、线条、明暗、色调等许多因素,只有正确地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拍摄制作出质量较高的刑事照片。就光线、线条、影调、透视以及制作等与构图、造型、表现力有关的诸因素,进行粗浅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
证据规则问题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公安司法实践要求确立具体、可操作的证据规则的呼声越来越高,诉讼法学界也日益关注证据规则问题。深入研究证据规则,为司法实践提供指导,为立法作理论上的准备,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振川 《中国法学》2006,4(4):102-109
本文分析了商业贿赂的概念和主要特点,阐述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应予明确的目标、原则和重点,并对查处商业贿赂案件需要准确把握的法律政策界限,商业贿赂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以及执法机关在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温辉 《中国检察官》2006,(12):16-19
一、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以下简称检察官法)单设一章“培训”规定了有关检察官培训的内容,使检察官教育培训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自检察官法颁布实施以来,检察官教育培训倍受关注。最高人民检察院《2004-2008年全国检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以下简称人才规划)指出:“着眼开发检察人才资源,加大检察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加大检察领导人才和业务人才培训力度。……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贾春旺检察长在2006年全国检察长会议上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强化检察教育培训、实施人才强检战略是提高检察队伍整体素质和法律监督能…  相似文献   
19.
《法律与监督》2006,(5):F0002-F0002
5月10日下午,重庆市检察院、市工商联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座谈会在市院召开。会上,市院副检查长雷万亚通报了近3年全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刘梅湘 《现代法学》2006,28(4):122-128
被害人的知情权是被害人行使其他诉讼权利的逻辑前提,是诉讼民主的重要体现,亦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国际公约及其他国际性文件和法治发达国家都对公民的知情权及被害人的知情权都作了明确规定,有的国家甚至将其上升到宪法的高度。我国刑事被害人享有一定程度的知情权,但权利告知规则仍不完善,被害人对案件的进展、诉讼结果以及刑罚的执行情况缺乏知悉途径,知情权的实现缺乏保障机制。立法上应对其作相应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