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16篇
  免费   559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3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46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0368篇
中国共产党   464篇
中国政治   2497篇
政治理论   441篇
综合类   3769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507篇
  2014年   1183篇
  2013年   1142篇
  2012年   1380篇
  2011年   1570篇
  2010年   1502篇
  2009年   1613篇
  2008年   1574篇
  2007年   1192篇
  2006年   859篇
  2005年   746篇
  2004年   631篇
  2003年   639篇
  2002年   589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由于刑罚理论和监狱功能定位自身价值理性的缺乏,中国传统的监狱学作为一种学理研究,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品味。在现行的学科门类中,监狱学只是一门课程代号,不再具有正统意义上的专业或学科的意义,这一设置不符合高校专业口径调整应遵循的科学、规范原则,是学科调整中的败笔。从刑罚执行理念和执行方式理性发展的层面上讲,监狱学应更名为刑事执行学,并与法学类、公安学类等5个学科门类并列,成为法学一缎门类下单独的一类二级学科。  相似文献   
42.
在刑事法一体化的视野中,当代中国内地死缓的适用不仅包括刑事实体适用,而且包括刑事程序适用。刑事程序适用具体又包括刑事诉讼程序适用和刑事执行程序适用两个方面。关于刑事诉讼程序适用,最主要的内容是死缓不仅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而且可以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相似文献   
43.
童曙阳 《理论月刊》2003,(12):120-122
本文从典型案例着手,在对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立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法理依据,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4.
刑事执行制度一体化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现行的刑罚执行制度存在着分散多头的现象,以至在行刑实践中存在着很多不能及时到位的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背景下,如何使我国的行刑体制一体化,无论在刑事理论上还是在刑事实践中,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待解课题。本文从我国的现行刑事执行体制的弊端分析中形成理论上的构想,从而为我国的刑事执行体制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5.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注重法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讲授,更要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教育中充分体现法学的应用性。就目前的法学教育而言,仍然沿用几十年一贯制的传统教育模式:黑板、粉笔、教室几乎是教育设施的全部。教师讲课以口授为主,配以板书,学生则通过听讲及做笔记  相似文献   
46.
中国大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实践中陷于困境,而与台湾地区相关立法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立法状况、当事人、范围、法律适用、裁判方面之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大陆立法之不足是主要原因。故期望能从此比较中对即将修改的大陆刑事诉讼法有些制度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47.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中,只有宪法、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对赦免制度稍有涉及。我国现行法律对于赦免的施行既无实体规定,也无程序规定,赦免制度已完全被边缘化了。现代赦免制度正具有调节利益冲突、衡平社会关系之重要刑事政策机能。在特定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下,适当地运用赦免制度,可以很好地缓解社会矛盾、调节利益冲突,从而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本文拟就如何重构我国的现代赦免制度,从现代赦免制度的类型、程序、法规设置等角度提出我们的初步构想。可以通过宪法解释使大赦在宪法中拥有一席之地,并通过专门赦免法对于大赦制度作详…  相似文献   
48.
刑事物证检验、鉴定又称犯罪鉴别,其性质是一种侦查犯罪的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来发现和保全犯罪嫌疑人以及犯罪行为(包括犯罪结果)的证据资料。从事刑事侦查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技术人员与一般司法鉴定的鉴定人并不一样,他们既是识别、发现和保全犯罪证据原始特征、向法院提供他们勘验、检查后作出判断意见的证人,也是依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检验犯罪证据、确定犯罪嫌疑人的专业技术人员,因而,对于从事刑事侦查检验鉴定的技术人员有着更加特殊的要求,他们具有不可取代的特点。1刑事…  相似文献   
49.
黄一超 《犯罪研究》2002,(5):18-20,53
在刑事诉讼领域,有关检察机关的刑事立案监督问题,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已经构筑了一个基本的框架。第87条关于行使立案监督对象、范围、程序的规定,填补了我国刑事立案监督的空白。如何在现行法律规定的框架范围内建立一套有效的刑事立案监督工作机制,使立案监督工作规范运作,充分发挥它的实际效果,是一个值得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有鉴于此,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50.
随着诉讼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证据立法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证据法学也成为诉讼法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一时之间,关于证据法学的理论专著及相关教材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学术观点各擅胜场。在诸多争议焦点中有两个问题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诉讼证明的理论基础,一个是证明责任的概念范畴。笔者不揣浅陋,对这两个问题略抒己见,以就教于师长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