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49篇
  免费   740篇
  国内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174篇
工人农民   279篇
世界政治   22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8篇
法律   23578篇
中国共产党   3190篇
中国政治   13283篇
政治理论   1828篇
综合类   9023篇
  2024年   197篇
  2023年   681篇
  2022年   745篇
  2021年   1060篇
  2020年   919篇
  2019年   932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450篇
  2016年   671篇
  2015年   1454篇
  2014年   3580篇
  2013年   3764篇
  2012年   3870篇
  2011年   4164篇
  2010年   3891篇
  2009年   4211篇
  2008年   4476篇
  2007年   3724篇
  2006年   2965篇
  2005年   2395篇
  2004年   2188篇
  2003年   1854篇
  2002年   1692篇
  2001年   1415篇
  2000年   1280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张灿 《法庭内外》2020,(4):42-44
以脱口秀为主要内容的网综节目,越来越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和追捧。这一发源于英国,兴盛于美国的西方语言表演形式,近来在中国似乎找到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征收立法中公共利益的规范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共利益”是启动征收程序的前提性要件。在公共利益的规范模式上,我国物权法应采折衷主义立法例,不应明文禁止商业征收,但应明文规定公共利益的决策和形成机制,并建立相应的行政和司法救济途经。  相似文献   
6.
关于犯罪客体的几个问题(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犯罪客体与行为对象加以区分,犯罪客体不是具体的人或物,并不违反哲学原理。说马克思1842年的著名论断是传统犯罪客体理论形成的理论根据,其证据尚不充分。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利益是一个关系范畴,用它作为犯罪客体的内容,难以避免法益概念的精神化。保护客体、犯罪客体与侵害客体各有其含义的规定性,使用时应注意场合。  相似文献   
7.
略谈海峡两岸刑事司法协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妥善解决两岸之间的法律衔接 ,正常推进两岸刑事司法合作 ,已经成为一个更新观念、开拓视野、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文章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尤其是对协助的方向和具本操作手段作些微设想  相似文献   
8.
刑事政策价值目标的追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刑事政策决策者面对自由、秩序、正义、效益等价值 ,必然有所选择 ,古典主义的刑事政策、实证学派的刑事政策和新社会防卫的刑事政策 ,由于所处时代不同 ,制定刑事政策理念和基础不同 ,因而 ,呈现出不同的刑事政策价值目标的追求路径。  相似文献   
9.
伍治良 《河北法学》2003,21(5):84-87
民法学界关于物权行为的讨论并未系统、深入,从事实、规范、价值三维角度分析债权形式主义下 应有物权行为的有限存在空间,且和债权行为一样均可单独引发物权变动,但不存在独立性与无 因性问题,并提出了立法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10.
郎胜  张军  姜伟  陈兴良 《中国律师》2003,(12):86-88
郎胜:死刑这个问题,的确是像大家刚才讲的涉及到一个死刑政策的问题,而死刑政策实际上涉及到死刑效果的一个评价问题。应当说,死刑作为一种刑罚手段,一般来说是重于其他任何刑罚手段,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切不能过分夸大死刑的效果,切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死刑如同一把双刃剑其存在负面的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对于有些罪,如不适用死刑,的确很难起到威慑的作用,但是有些时候对于某些罪,对于某些案件,如不适用死刑,也并非不可以,有时候如不适用死刑,可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现在回头来看,我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实行了慎杀、少杀这样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