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9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4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7775篇
中国共产党   308篇
中国政治   1917篇
政治理论   292篇
综合类   294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850篇
  2013年   882篇
  2012年   973篇
  2011年   1147篇
  2010年   1096篇
  2009年   1177篇
  2008年   1198篇
  2007年   979篇
  2006年   670篇
  2005年   567篇
  2004年   551篇
  2003年   500篇
  2002年   452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刑事司法测谎仪及其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测谎结果在我国暂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不能否认它是刑事司法工作的有力工具。本文全面介绍了可以应用于刑事司法领域的测谎工具,并依据其反馈结果把它们分为波形测谎仪和造影测谎仪两类。  相似文献   
932.
市民刑法与敌人刑法的划分是21世纪初重要的刑法思想;刑事和解的人的目的性存在的哲学基础,所诠释的恢复性司法的恢复正义理念及刑事和解制度构建的适用范围均与市民刑法的内涵相契合;刑事和解制度的生存空间必然是市民刑法。本文将从刑事和解制度所具有深刻的哲学基础、所体现全新的司法理念,其制度构造的合理适用范围几个维度展开分析,试图论证这样一个基本命题:市民刑法是刑事和解制度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933.
近年来,贪官携巨额赃款逃往他国的案件频频发生,给国家、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缺席判决制度缺乏明文规定,使得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逃跑、丧失诉讼能力等情形下的诉讼处于一种中止或终止状态,诉讼中的赃款、赃物的处理,被害人的赔偿请求,被告人财产刑的判决都无法实现。这不仅不利于有效地打击犯罪,也不利于及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笔者建议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内,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例,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和具体国情,构建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934.
刑事诉讼中,国家追求的目标是追究和惩罚犯罪,而对被害人来说可能更关注自身受损利益的恢复和补偿。然而,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对保障被害人权利方面的立法非常有限,在司法实践中被害人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护。面对我国刑事被害人存在的诸多问题,需从立法上完善刑事被害人对犯罪追诉杈的法律保护,并在司法上完善执行阶段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935.
刑事诉权是控辩双方进行刑事诉讼的基本权能,控辩双方的刑事诉权具有本能的对抗性,内在要求控辩双方诉讼地位平等。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控方的刑事诉权明显优于赋予辩方的刑事诉权,从而在实践中产生一系列问题,必须在立法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36.
刑事执行,也就是将生效刑事判决确定的内容付诸实施的过程。从目前有关论述来看,关于如何在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其关注的重点主要放在如何对被告人定罪量刑之上,而对于生效刑事判决的执行阶段却关注甚少。刑事执行是国家应对罪犯的刑事司法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  相似文献   
937.
我国目前执行体制存在问题较多,本文在刑事一体化背景下提出法院主导、监狱实施的执行体制。首先,从执行权的司法性、行政性之争开始,认为执行权具有司法的一些特点,同时又具有行政的一些特点,并导出是何种性质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利于司法目的之实现。其次,论述了刑事执行一体化的大背景。进而指出法院作为一体化中的第一体的论断。最后,对具体的制度设计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938.
律师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其中刑事辩护业务又是律师的基本业务之一。本文力图从实践的角度阐述律师在刑辩业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对实践工作有点益处。  相似文献   
93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高铭喧等人在《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上著文《刑事和解与刑法价值实现》说,刑事和解制度是指在犯罪后,经由调停人的帮助,使加害者和被害者直接相谈、协商、解决纠纷或冲突的一种刑事司法制度。该项制度产生的主要动因是传统的刑事司法的局限。在传统的司法制度理念看来,犯罪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冲突,犯罪侵犯的是国家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所以,对犯罪人的追诉权只能由国家行使,不允许进行调解。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私了”被认为是非法行为。刑事被害人在国家刑事法系统中失去了独立性,只是作为纯粹的被害方而存在,被害人失去了求刑权、量刑参与权。  相似文献   
940.
刑事证明及其标准的内涵,是具有主观思维活动性和具体法律行为性的有机统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质量互变规律",即"质、量、度"三维度,进一步探析刑事证明标准可以得出刑事证明标准的"质",即为标准性--法律真实(传统法律真实和现代法律真实);刑事证明标准的"量",即为标准化--主观法律真实和客观法律真实及其层次化建构;刑事证明标准的"度",即为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