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5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36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2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5篇
法律   5561篇
中国共产党   440篇
中国政治   1500篇
政治理论   333篇
综合类   184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670篇
  2012年   713篇
  2011年   676篇
  2010年   660篇
  2009年   713篇
  2008年   712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501篇
  2005年   463篇
  2004年   458篇
  2003年   537篇
  2002年   592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32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完善过程正是规则意识逐步觉醒的过程,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则是新时代寻求发展主动权的规则思维重塑。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国内国际经济治理规则赤字,聚焦聚力规则体系的建构是关键所在。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在于加强国内经济治理法治建设,着力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在于消除内外循环规则壁垒,创新国际经济治理通行规则。  相似文献   
94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立法宗旨在于减少讼累,提高诉讼效率.保证正确处理刑事案件,维护司法判决的统一性和严肃性,维护国家、集体财产利益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法制建设的日益进步.特别是民事实体与程序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局限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943.
陈东 《广东法学》2005,(4):43-47
在国际投资保护问题上,国内法制度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因而,资本输出国与东道诉诸国际法制度就成为必要。而从国际法角度上讲,私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是否与国家或其他国际法主体平等地享有作为国际法主体的能力,是有疑问的。无论如何,外商投资企业是东道国或母国国内法的产物,不是国际法的产物。从而,外商投资企业不是国际法的主体。但另一方面,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实践似乎又表明,  相似文献   
944.
金融危机形势下能贸易保护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保护伴随国际贸易的产生而出现,只要有国际贸易,各国为保护本国市场和相关产业,就必然有贸易保护存在。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由于受到WTO规则的约束,其作用大为削弱。自20世纪70年代起,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兴起并且愈演愈烈。所谓新贸易保护主义,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中形成的以非关税壁垒为主,以关税壁垒为辅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当前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迅速发展,严重威胁世界公平贸易,影响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45.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是民法中颇具特色的制度,它打破了债权相对性的特点,涉及到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即次债权人)。债权人代位权是债权人的一项重要权利,是债权保全的一项重要内容。自1999年10月日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3条确立了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但实践中这类案件并不多见,在适用和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不足和困难,立法本意和实践的强大反差不由引发人们对债权人代位权的性质、效力、范围等问题作出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46.
刑事技术鉴定结论作为一种刑事诉讼证据,是刑事技术人员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通过收集、获取、检验、鉴定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痕迹、物品、文书,为刑事案件的侦查破案、检察起诉、法庭审判提供的一种科学的司法证明。鉴定的结论有助于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确定案件性质,有助于证据间的相互印证及补充。刑事技术鉴定结论作为刑事诉讼证据的主要形式之一,当然必须符合关于证据合法性的相关要求才能保证其具备法律效力。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刑事技术鉴定因其专业性较强,并由有关司法机关做出,往往会被忽视其合法性问题,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及操作人员的主观影响,鉴定结论具有的法律效力的正确性和权威性也会受到制约。其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  相似文献   
947.
对质是我国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一种侦查行为,具有很强的程序要求和技术要求。就我国目前情况看,无论是《刑事诉讼法》还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程序规定》都没有对质的立法规定,使得对质成为一种“非正式”的侦查手段。而这样一种非正式侦查手段确常见于侦查实践中。由于立法的缺失,  相似文献   
948.
"孤证不为定说"本是一个史学概念,后来被引入法学领域,变成了"孤证不能定案",并逐渐成为我国诉讼领域尤其是刑事诉讼领域的一项重要原则。本文试从"孤证不能定案"的含义,"孤证不能定案"的法学原理及法律依据,"孤证不能定案"的特殊表现形式等几个方面并侧重从刑事诉讼的角度来阐述"孤证不能定案"这一实务和理论界都比较感兴趣的论题。  相似文献   
949.
本文阐明所得来源地规则的重要性,分析我国国内所得来源地规则立法的原则,介绍、评述香港企业所得来源地判断规则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并以此为鉴,检讨了我国税法上非居民企业所得税课税对象立法的不足,并提出若干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0.
从理论上说,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在通常情况下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在司法实践中,两者经常发生冲突。目前法律对此问题没有规定,理论界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归纳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了处理冲突的不同方式,以有益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