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349篇
中国共产党   70篇
中国政治   504篇
政治理论   93篇
综合类   8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本次常委会会议的议程多、内容重要,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会议开得很成功。修改刑事诉讼法是本届常委会立法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在认真梳理代表议案、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从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等方面对刑事诉讼制度作了重要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92.
加强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是本次刑诉法修改的一大亮点。作为行使诉讼监督职能的刑事申诉检察人员,我们总想穷尽一切手段来还原案件“最真实”的真相,这也正是刑事诉讼的终极目的和使命所在,因此,刑事申诉检察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3.
郑丽萍 《清华法学》2012,6(5):30-40
构建侦查阶段实体性处分制度不仅具有合理性,也具有必要性.侦查阶段实体性处分制度的设立,不仅涉及现今实然的已经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轻罪的处分问题,也涉及应然的本应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轻罪的处分问题.为此,应该通过程序设置,把现今在程序之外被违法处分和事实分流的轻罪,也纳入实体性处分制度范畴.侦查阶段实体性处分制度之构建,在内容上应包括适用范围、适用条件、适用后果和监督机制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4.
李红霞 《政法学刊》2013,30(4):96-99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测谎权是一种权力,单向配置给追诉机关.这一配置格局既忽视了测谎技术在刑事诉讼中的保护无辜功能,违背了刑事诉讼中控辩平等的基本原则,削弱了辩方的举证权和辩护权,也不能满足被追诉人单方主动提出测谎的现实需求.因此,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测谎权应当重新配置,赋予被追诉人有条件的独立测谎申请权,坚持测谎申请权与测谎决定权的结合.  相似文献   
95.
言论广角     
《中国司法》2013,(8):4-5
沈德咏:严把司法证明关口坚决防范冤假错案无论多么良善的制度、多么科学的观念,如果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都只能是一纸空文、一堆空话。古今中外发生的冤假错案,无论是故意为之,还是无心之过,多与证据制度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证据观念产生偏差、证据运用把关不严有关联。在刑事诉讼中,要注重发挥好取证、举证、质证、认证这四个司法证明环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梁欣 《法律适用》2012,(3):30-33
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指导思想之一是借助修改过程提升法律的文明与进步,尽可能地把一些国外先进的制度,尤其是将司法实践中证明切实可行的制度引进过来。〔1〕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  相似文献   
97.
郑艺娟 《法制与社会》2013,(33):257-258
刑事诉讼法针对以往刑事诉讼程序中出现的会见难、闺卷难、调查取证难等诸多问题设置了新的保障制度,大大拓展了律师权利的范围,为实现刑事辩护的有效辩护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也有人认为新刑事诉讼法的进步之处不明显,退步之处反而更多,为了回应上述两种看法,笔者特撰此文,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98.
张春 《人民法治》2017,(1):32-3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决定》提出该制度是为了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也即实现案件的繁简分流,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刑事案件,按照当简则简的原则,实现从快从宽处罚。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犯罪轻刑化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
《北方法学》2018,(2):112-123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法创设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整体框架完成构建,但由于运行机制欠缺细化,使其一度陷入制度空转困境。201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出台《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关于贯彻执行〈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的指导意见》,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跃入深入发展期。任何制度均具有层次性,其外延大或小都是以一个要素的身份在具备内部层次性的同时与外部其他制度构成交互层级而形成纵横梯度,借鉴"梯度制衡"视角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内外层次实施剖析,完成对其内部由初审、立案、审查、结案的程序递进构成的纵向梯度以及外部由羁押必要性审查与逮捕必要性审查、羁押措施与非羁押措施等并列机制构成的横向梯度的溯源研究、现实研究、完善研究,才能使该制度真正找到其在刑事诉讼系统中的准确定位,并在内外制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0.
侦查机关撤案权的有效行使能节约司法资源,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侦查机关的撤案权在行使过程中仍然存在法律规定宽泛、权力行使不到位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制度改革中,为了更好地兼顾司法公正和保障人权,提高司法效率,应该转变对撤案权的认识,完善撤案权的法律规定,保障撤案程序的公开与参与,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并且尝试通过撤案决定审查备案制度加强对侦查机关行使撤案权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