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349篇
中国共产党   70篇
中国政治   504篇
政治理论   93篇
综合类   8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所谓“兵法”是指我国古代军事家、思想家在用兵打仗过程中运用韬略、计策的经验记载。它是古代文化中一笔特殊的财富。有经验的公诉人常说“法庭如战场”。检察人员如果能在庭审过程中,活学活用“兵法”,取其精华,用其韬略,将对公诉工作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刑诉法修改后,增强了庭审的抗辩激烈程度,更要求我们要注意方式方法。通过长期的司法实践和总结优秀公诉人的出庭经验,笔者试拟了六条庭审“兵法”,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992.
左卫民 《清华法学》2013,7(5):112-126
2011至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呈现前所未有的新景象,包括立法的公开性进一步强化,立法过程与内容具有回应性,社会公众参与的主动性、批判性以及参与形式的多样化。这表明刑事诉讼立法开始从国家意志的单方展现演变成各方(包括公众在内)广泛关注并积极参与、博弈的社会工程,甚至昭示一种意蕴深远的立法新模式正在成长。此图景的形成与我国政治和社会层面的变迁紧密相连,其问的逻辑深藏于此。作为一种正在成长的新型立法模式,它还存在诸如参与不平衡、沟通不畅、专业理性欠缺、公开化程度不够等问题。未来应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这种新型立法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3.
宛花 《世纪桥》2012,(1):60-60
刑事诉讼结构是刑事诉讼法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以往因更多地停留在制度层面就事论事而存在问题。《现代刑事诉讼结构论》一书将现代刑事诉讼结构作为一个独立范畴进行考察,与之对照,我国古代刑事诉讼是两面结构,1979年后的刑事诉讼是简单结构,1996年后的刑事诉讼是畸形结构,这一畸形结构需要从理论基础、程序观念、诉讼制度三方面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994.
苏岑 《学理论》2012,(17):129-130
回避制度被视做是“公正司法的第一道防线”,因其对维护司法公正所起的重要作用而被现代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我国的刑事回避制度也同样在确保司法公正、维护法律的权威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现有的司法实践中对回避制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有必要构建相应的集体回避制度.  相似文献   
995.
孙锐 《法学杂志》2012,(8):170-174
当今中国各个领域的重大转型都根源于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化和由此所导致的国家、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转型,即从"国家、社会/个人"模式转向"国家/社会、个人"模式,其实质是从国家本位主义转向社会本位主义和人本主义。中国社会的这一转型导致了刑事诉讼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构造观和刑事证明理论的变迁,而这些观念和理论的变迁又反映在《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  相似文献   
996.
陈江辉 《法制与社会》2012,(29):208-2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订案已于2012年3月14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于明年1月1日施行.这是刑事诉讼法继1996年修订后的又一次重大的修订,以国家立法的形式体现了近十几年来的司法改革的成果,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实现了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平衡、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统一,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完善和创新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对于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刑事司法制度具有重要为深远的意义.这一次的修订,多处涉及到检察技术工作.如: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确立了鉴定人员出庭原则;“侦查”一章中增设了技术侦查措施”一节五个条文,对技术侦查措施和使用的主体,适用的对象,明确了什么叫技术侦查;新增加的第一百二十一条:“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以及新增加了“电子数据”等等.这对检察技术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97.
秦阳 《法律与生活》2013,(20):46-47
2012年5月,美国华尔街巨头摩根大通宣布的一项交易导致公司亏损约20亿美元。这一事件令全球金融市场惊恐万分。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后,2013年9月,美国和英国的金融管理机构对该机构进行重罚。同时,美国联邦检察官对两名摩根大通前雇员提起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998.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非法证据排诉规则的有关内容。改变了相关规则的确立将有效规范国家公权力的运行,对保障人权、提高公安机关侦查水平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文章主要针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容、缺陷及应对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99.
向勇 《法制与社会》2014,(10):228-229
1996年,刑事诉讼法学界对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和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司法的改革进程。同时,从刑事诉讼法学当中,也可以看出我国的政治形势和发展状况。本文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刑事诉讼法学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占佳  郎俊义 《公安研究》2013,(10):45-50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刑事查封制度,为打击刑事犯罪、追赃挽损提供了重要手段和有力武器。适用查封措施既关系到执法办案的效率,也关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因此适用查封措施务必依法、审慎、适当,在保证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力求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