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2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56篇
工人农民   55篇
世界政治   3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4篇
法律   6221篇
中国共产党   1268篇
中国政治   2635篇
政治理论   434篇
综合类   233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394篇
  2014年   860篇
  2013年   1320篇
  2012年   1226篇
  2011年   1103篇
  2010年   724篇
  2009年   776篇
  2008年   941篇
  2007年   725篇
  2006年   711篇
  2005年   545篇
  2004年   492篇
  2003年   528篇
  2002年   507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397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司法鉴定作为诉讼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诉讼的进程。司法鉴定形成的鉴定结论,作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直接影响甚至左右着审判的结果。鉴定次数是当前我国司法鉴定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但至今却无相关规定。本文提出我国司法鉴定三级(次)鉴定终结制度,在充分论述该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具体构建设想,以期对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久前闭幕的省第八次党代会也提出,做好云南的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63.
论刑法理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智辉 《中国法学》2005,(1):169-184
本文从刑法的实体规范和运作过程相互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刑法理性的概念,强调刑法理性贯彻刑法立法和司法的全过程,是保证刑法合理性的基本原则。刑法的目的性、合理性、节制性构成了刑法理性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64.
上世纪40年代,沈阳女作家白朗(刘东兰)的报告文学《八女投江》,描写东北抗日民主联军的8位女战士,在与日军激战中身陷绝境,高呼"不能凯旋归去,只有光荣赴死",毅然手挽着手一起跳入波涛滚滚的洪流中,壮烈殉国.这篇报告文学当时震动了全国各大解放区.  相似文献   
65.
包雯  王春香 《学习论坛》2006,22(6):72-75
刑法谦抑作为当代刑法的一项重要基本理念,已被各国刑法理论所承认,刑法谦抑亦应作为中国刑法改革的方向。应从构建符合刑法谦抑的犯罪体系、刑罚体系、行刑体系三个层次来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刑法体系。  相似文献   
66.
1994年6月30日晚,宋福祥酒后回到自己家中,因琐事与其妻李霞发生争吵、厮打。李霞说:“三天两头吵,活着还不如死了。”宋福祥说:“那你就死去。”当李霞寻找自缢用的凳子时,宋喊来邻居对李霞进行规劝。邻居走后,二人又发生吵骂、厮打。在李霞寻找自缢用的绳索时,宋采取放任态度。李霞于当晚在其家门框上自缢身亡。这是一个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颇大的案件,在其定性问题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有罪说认为,被告人宋福祥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的间接故意杀人罪;无罪说则认为宋福祥是无辜的。双方争议的焦点有三个:1.宋福祥有没有救助李霞的刑法上…  相似文献   
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己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该条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第1、2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及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中的“投毒”内容修正为“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其它内容均相同。笔者认为:投…  相似文献   
68.
赵秉志  Liao  Zhenyun 《中国法律》2006,(1):8-10,57-61
保护社会和保障人权是当代刑法的两大机能。保护机能强调的是刑法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免遭犯罪侵犯的作用;而保障机能则重在防止社会成员尤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人免遭国家刑罚权之不当行使的侵犯。而无论是保障机能还是保护机能,都蕴涵着保障公民人权的问题。应当充分肯定,中国1997年的新刑法典与此前的刑法规范相比已经较多地关注了刑法的人权保障问题,并在此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  相似文献   
69.
从各国关于专利犯罪的刑事立法模式、罪名体系、保护对象、刑罚设置及追诉方式上看 ,既有许多共性 ,同时各具特色。完善我国大陆专利权刑法保护的基本构想 :第一 ,采取结合型立法模式 ,充分发挥附属刑法的作用 ;第二 ,完善罪名体系 ,将冒充专利和专利侵权行为纳入到刑法调控的范围 ;第三 ,设置多个量刑幅度 ,实行限额罚金制 ;第四 ,建立以自诉为主、公诉为辅的追诉模式  相似文献   
70.
在我国1997年新刑法修订时,有不少学者对我国资格刑的增补提出了建议.但最终1997新刑法并未采纳。1997刑法典适用至今,其中资格刑的适用也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但也突显了一些不足,下面笔者就对我国资格刑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