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053篇
中国共产党   81篇
中国政治   454篇
政治理论   84篇
综合类   7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当前,由于立法不完善、监督缺位等原因,刑罚执行监督工作受到诸多不利影响,监督效果欠佳。本文通过剖析原因,找准症结,提出完善我国刑罚执行监督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02.
罗曼·罗兰认为:对于真诚悔过的人是不能拒绝的,否则,他将数十次百次地疯狂犯罪,来报复社会。刑罚之价值在于预防犯罪,并非是让犯罪记录成为涉罪人的终身枷锁。未成年人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且人生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犯罪后更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护和宽容。鉴于此,本文认为,在我国建立未成年人轻罪纪录有条件消灭制度,于一定范围内消除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是刑法乃至刑罚本身价值之使然,也是当前世界各国的普遍性做法。  相似文献   
303.
刑法的谦抑性,是指刑法应依据一定的规则控制处罚范围与处罚程度,即凡是适用其他法律足以抑止某种违法行为、足以保护合法权益时,就不要将其规定为犯罪;凡是适用较轻的制裁方法足以抑止某种犯罪行为、足以保护合法权益时,就不要规定较重的制裁方法。①由此可以看出刑法谦抑性的两层含义:一是罪之谦抑,要求严格收缩法定犯罪圈;二是刑之谦抑,要求严格收缩法定刑罚圈。可见,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是刑法谦抑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刑法谦抑性的重要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04.
孙谦 《中国司法》2009,(11):11-12
一、提高认识。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开展已经五年多了。几年来的实践成效表明,开展社区矫正,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完善我国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的一项有益探索,不仅明显降低了行刑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教育改造罪犯质量,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和减少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305.
法学界对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一重大命题在理论上日渐成熟和完善。但是,时下的研究大多立足予当前的现实和理论研究,关注的是现代社会的法学思想和成果,对于古代所实行的宽严相济政策关注不多,少数研究散见于对现代法学理论的研究著述中,本文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06.
刑罚许容性原则是世界各国参与国际侦查合作的前提条件之一,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在对相关的国际公约、双边条约或协定以及国内法进行比较考察的基础上,运用刑事诉讼法学以及刑法学的基本原理,论证和阐释了特定犯罪不合作原则的由来、内涵,刑罚许容性的法律表达与理论分类及其价值功能,并且结合立法与司法实践归纳出刑罚许容性原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07.
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利益的分化,社会冲突呈现出新的特点,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犯罪行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介绍了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犯罪的合理界定,分析了在中国的现实状况和表现出的特点,阐释了无直接利益冲突犯罪存在可能的原因,最後提出社会合理化的刑事立法、司法和刑事一体化的综合规制对策。  相似文献   
308.
刑罚的文化分析——大卫·加兰德刑罚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的刑罚研究的哲学路径和刑罚研究的犯罪学路径不同,刑罚社会学探讨的是刑罚与更为宽泛的社会现象之间的关联.在对刑罚社会学的理论传统进行系统梳理的墓础上,美国学者大卫·加兰德认为,由社会建构的心理与情感即文化对我们惩罚犯罪人的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文化模式建构了我们思考罪犯的方式,并且提供了思想架构(不管是科学的、宗教的还是常识的),让我们透过这些架构来看待个人、理解他们的动机以及将他们当成一件件的案子来处理.在刑罚的文化分析的基础上,大卫·加兰德进而提出了作为社会制度的刑罚理论,主张从多元化的视角来理解刑罚这种复杂的制度现象,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我们对刑罚的理解模式,也将改变我们对刑罚所作的规范性思考.  相似文献   
309.
刑罚权与行刑权的运行机制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的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以发挥刑罚惩罚和预防犯罪的作用为目的,故犯罪与刑罚为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之“体”,而刑事立法和司法则为犯罪与刑罚之“用”,是为运用刑罚治理犯罪服务的。行刑是刑罚实现的基本实践过程,行刑权是刑罚权一项独立的基本权能,是现实的刑罚权。建立专门统一的刑事执行立法、司法体系,是科学地行使刑罚权,充分发挥刑罚的作用,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10.
帅政 《瞭望》2008,(36)
报载,山西省阳泉市人民检察院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严格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对严重犯罪依法严厉打击的同时,对轻微刑事案件应用非刑罚化的结案方式,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解怨怼,消除对抗性,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解决了一些因长期上访、缠访、缠诉等困扰司法机关工作的难题,提高了诉讼效率,降低了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