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7篇
  免费   51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37篇
世界政治   7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2025篇
中国共产党   310篇
中国政治   477篇
政治理论   55篇
综合类   2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漫画与幽默     
《法制与经济》2003,(6):61-62
“法官,”被告从被告席上站起来喊道,“难道审理我的案子的陪审员全都是女的?”“别吭声。”律师低声地说。“我不想沉默,法官,我对我的老婆了如指掌,尚且瞒不过她,这儿竟有12个陌生女人要我认罪!”  相似文献   
12.
行政诉讼判决形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胜东 《法治研究》2007,(12):20-24
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在面对社会现实的发展时,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在行政诉讼判决形式上也是如此,行政诉讼判决形式已无法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政治体制的制约、立法的不成熟、对行政诉讼规律认识的不足等因素是造成行政诉讼判决形式出现问题的原因。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在保留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驳回判决、确认判决等判决形式的同时,逐步舍弃维持判决,并引入新的判决形式,这样就可以使行政诉讼判决形式更为全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行政诉讼是人为的宪政制度设计的结果,行政权与司法权两种权力运作模式的目标截然不同,这是现实中司法权与行政权关系紧张的根源所在。正视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差异性是行政诉讼判决形式改革的基础。在现有的裁判方式中,驳回诉讼请求判决应当全面取代维持判决,撤销判决中应规定重作判项,但内容不宜具体,履行判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来决定是否应规定具体的内容,变更判决范围不宜过大,确认判决的存在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开篇先介绍了中国判决书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接着分析了判决书说理不清的制度成因。然后在借鉴两大法系判决理由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现实,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军 《中国检察官》2005,109(2):108-109,11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美国证据法中是最具争议性的证据规则之一,自从191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威克斯诉合众国一案中确立该规则以来,围绕这一规则所产生的争议就接连不断。争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关于排除规则适用的地域范围;其二是关于排除规则适用的案件范围。1961年,联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律师》2007,(5):86-86
2007年4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颇具争议并被媒体广泛关注的“薰衣草”商标侵权一案作出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17.
18.
文虹 《法治研究》2006,(7):25-25
曾听一位资深律师说过,执业久了,反倒感觉越来越难以预测诉讼结果。法官无论怎样判决都有道理,反正以目前中国的法治现状,无论如何都是可以找出千万个让人理解得人宽容的理由。然而,当事人最希望的却莫过于清楚地从自己的律师嘴里听到明确的诉讼结果预测,这是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令人颇为作难。  相似文献   
19.
明清刑事诉讼“依法判决”之辨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是否“依法判决”乃明清时期诉讼实践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民事诉讼而言,情理无疑是判决的主要依据,但法律仍不可忽视;从刑事判决来看,法律构成了判决的基础,然情理的作用也不容忽略。对普通刑事案件来说,“依法判决”已是学界共识;就疑难案件而言,司法官员也都非常重视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但是比附律例,参照成案,从律例中推导规则,乃至移情就法的现象同样普遍存在。除了慎刑、公正和维护皇权的原因以外,“依法判决”也是司法官员强化自身权力与利益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0.
《工会博览》2005,(1):10-10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近日依法对中共湖北省委原副书记、湖北省原省长张国光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张国光有期徒刑1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