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从中国的现实场景出发揭示中国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所在.实证研究最终显示中国公民参与志愿服务与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动机是利他与利己动机的结合产物.因此,如若要实现中国公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大幅提升,政策制定者应该从两种动机的共同培养做起,以便最终实现中国社区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2.
钟德友 《新东方》2000,(9):44-46
斯密难题:道德上的利他心与经济上的利己心之间相互矛盾冲突。依据斯密的“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以及私人财富所赖于产生的重大因素”理论,当今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上利己与道德上利他并非是矛盾冲突和不可相容的,利己与利他、富民与富国、竞争与合作、物质基础与道德文明等具有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内涵。  相似文献   
23.
24.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学术界多有论述 ,本文认同利己和利他关系乃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的观点 ,并试图从个体道德主体出发对其进行解读 ,同时还对其对我国的道德建设有何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25.
任何道德伦理理论的建构都或明确或隐含地把关于人性的假设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相较于其他的人性假设,人性利己的假设扎根于人的需求和欲望,具有深刻的生物遗传基础和资源约束基础,更接近人性的现实。人性虽不是完全不可塑,但人性利己有着很强的稳定性。以人性利己假设为前提建构的道德伦理理论对人性的要求更低,适用范围更广,逻辑一致性更强,因而解释力也更强。以此为基础建构的道德伦理和社会政治秩序会更可靠,会更有效地守护道德底线和抑制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  相似文献   
26.
周菁菁 《山西青年》2023,(20):70-72
当前,职场与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学生应当保持一定的紧迫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优化学习,增强学习动力。本文分析高校学生学习利己心,提出当前高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包括学习目的的功利化现象,自我价值观的盲目,不良社会环境现象的驱使等,提出促进高校学生学习与就业的策略,以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构建良好群体学习氛围,以就业服务增强对国家的贡献感,为进一步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7.
《叶山嘉树日记》历时14年之久,体系庞大,内容纷杂。《叶山嘉树日记》主要包含三部分:叶山本人从昭和7年1月1日至昭和20年1月2日为止的日记、昭和7年版《新文艺日记》1册与17册的叶山大学笔记以及大正12年6月27日至10月5日的《狱中记》。本文将《叶山嘉树日记》按照不同时期政治立场或战争倾向进行了归类,并作出了相关诠释。作为战时一代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对叶山受战争影响、在"转向"与人道主义之间摇摆不定的精神轨迹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28.
智慧与道德     
查干 《党政论坛》2008,(8):49-49
天赐智慧于人,是用来创造和利他的。把智慧用在何处,怎样去运用?这里要有一个取舍和选择的前提。对一个正常人而言,道德永远先行于智慧。对一个缺乏道德的人,智慧对他来说,只能是一种损人利己的工具,抑或是一个华而不实的摆设而已。  相似文献   
29.
"00后"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生群体,他们在步入大学后开启了更加具有自主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学习生活,呈现出个人意识强烈、网络行为多样、处世态度理性等群体特征。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主流价值引领、整合教育资源、激发主体潜能等途径,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30.
武丰远 《学习论坛》2003,(11):47-48
青少年是一个从年龄上讲横跨少年和成年的群体,他们既有青年人的朝气,又有少年的稚气。他们一方面思维逐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又充满青春的躁动和思想的波动。他们渴望了解和认识这个丰富多彩而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也渴望融入社会并得到社会的理解。他们对世界好奇而不免有时盲从、盲动。外界隐藏在美丽外表下的诱惑,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阴暗现象,常常使他们在困惑、迷惑中随波逐流,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走向犯罪。 一、青少年犯罪心理描述 1.道德水准失调,守法心理结构不健全。少数青少年不学法,不懂法,没有健全的守法心理结构,缺乏起码的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