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有五个创新点:(1)劳动总量和商品价值总量的长期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各行业劳动量和价值量占社会相应总量的比例变化保持一致。(2)社会平均养育费决定复杂劳动力价值大小差异。(3)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一起转移给产品,劳动力使用形成新价值即为剩余价值;生产劳动力消耗劳动时间,使用劳动力提供劳动时间,这两部分劳动时间都是用劳动力生产其他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的组成部分。(4)在两大部类基础上,把知识、劳动力和服务等非物质资料界定为第三部类,研究三大部类结构变化和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5)不同部门劳动质量和效率有差异,生产资本专业化形成转移障碍,需求变化抵消供给变化对利润率的影响,各部门利润率变化具有非平均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从1987年《对所谓"马克思主义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否证》公开发表起,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经历了30年的学术历程,从起始对所谓"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破",一步一步走向剩余价值哲学的"立"。首先从"劳动力价值等同于生活资料价值"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这两个传统观念取得突破,然后延续列宁和卢卡奇这两位哲学巨人的思想方法,进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范畴和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再由两个基本范畴和两对基本矛盾形成了剩余价值哲学的本体论以及范畴体系。剩余价值哲学有"劳动力价值二重性""剩余价值二重性""分工与分配基本矛盾""剩余价值哲学历史观"等10个创新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深刻批判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所提出的“三位一体”公式,指出这个公式在理论上主要有以下几个错误:第一,否认了雇佣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各种收入的唯一源泉,把收入的来源与剩余价值的创造混为一谈;第二,否认了产业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形式,把商业资本、生息资本、土地所有权与产业资本相...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的进程中,数字技术与资本主义相结合,数字资本主义应运而生,对数字资本主义的分析也进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问题领域。将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思想和方法运用于对数字资本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分析,可得出数字化时代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更深、剥削机制更复杂、剥削形态更隐秘的结论。建立数字劳工的自治组织,加强相关立法和社会监督,建立不以市场和利益为导向,而以公众利益为旨归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数字资本主义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5.
知识取代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源 ,并不是知识经济不需要资本 ,知识与资本的本质是根本不同的 ,“知识资本”的概念对高科技人才貌似尊重 ,实际上是一种贬低。  相似文献   
16.
2011年5月31日,中央编译局举办2011年第6期马列著作编译论坛,邀请德国著名马恩著作编辑学家、MEGA编辑促进协会主席罗尔夫·黑克尔教授作题为《资本论〉第一卷的诞生及其不同版本》的报告,这是黑克尔教授的系列讲座《资本论》的产生、编辑及传播史的第二讲。黑克尔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马克思的写作从六册计划到专门论述资本一般的变化过程、《资本论》第1卷的手稿和第1卷的出版及其所引起的直接反应,并对《资本论》第1卷的  相似文献   
17.
薛长胜 《求知》2011,(12):15-16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实现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趋势和自身历史使命的科学世界观,是无产阶级改变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也同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8.
政府应继续推出商品住宅用地,开发一部分保障房、安置房,使市场房源总量和品种结构能得到更大的改善,从而降低房价当前,我国高房价困扰一直是全社会普遍担忧的热门话题。从2009年以来,中央政府不断推出宏观调控措施,但仍然收效甚微,为何出现如此状况?我们确有  相似文献   
19.
经济价值论是经济学赖以支撑理论体系大厦的基石.梳理和反思经济价值论不断建构的历程、方法和取向,有其满足当代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特殊重要意义.经济价值论建构的历程大致可梳理为三条发展脉络从效用理论到边际效用理论的演进;从劳动价值论到剩余价值论的演进;"凯恩斯革命"后的多样化发展新趋向.建构经济价值论的独特方法有李嘉图的合理性和不完备性并存的抽象方法;马克思的辩证法和实证方法有机结合的方法;维塞尔的通过主观价值达到客观交换价值的方法等.在建构经济价值论的取向中,值得关注和解读的是时代需要和科学态度、科学贡献和价值立场这两个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海德门始终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但却多次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批评和谴责。海德门与马克思的交往过程及其关系破裂原因值得后人进一步探究。虽然海德门与马克思的关系最终走向破裂,并因此备受批判,但他仍对马克思大加赞扬,尊称其为"十九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并高度认可、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