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改革报》1999年7月22日与27日,分两次发表了一篇香港最近出版的《大系统价值学说——政治经济学的变革》(王志华著,以下简称《变革》)所写的序。现在让我们看看《序》作者邹东涛为我们开列的《变革》一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劳动价值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商品价值的实体不是社会必要劳动  相似文献   
82.
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对金融危机的表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让我们不得不对马克思对资本的现代性批判进行重新审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辩证的看待资本,进而在当代中国,合理的利用资本。  相似文献   
83.
按劳分配,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其正确的理论依据是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报酬的分配对象是劳动过程创造的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应当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前提是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中的地位。探索经理层运作的新机制,让劳动力资本成为国有企业的最大股东。  相似文献   
84.
赵英杰 《学理论》2013,(4):78-79
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是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角度出发的,对于金融领域雇佣劳动的性质问题需要另做说明。金融领域的雇佣劳动属于非生产劳动,但同样为金融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但金融利润却不是直接来自于金融领域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而是来自于生产领域中形成的剩余价值的再分配,金融领域中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部分抵消了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所产生的费用。  相似文献   
85.
正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曾撰写过《问题研究会章程》,在这个章程中,他提出了当时中国需要研究的144个问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方面。章程开篇就明确提出,成立"问题研究会"的目的就是要搞清当时社会和人生面临的"所必需"或"未得适当之解决"因而影响进步的各种问题。虽然这个"问题研究会"最终没有成立起来,但其中彰显的"问题意识"及其列举的认为应该研究和解决的大量问题,却充分体现出青年毛泽东  相似文献   
86.
在私人资本主义阶段,只有少数劳动力转化为资本的劳动者是人力资本的载体,大多数劳动者不是人力资本的载体,不能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按要素分配还只是以按资分配为特征。当大多数劳动者成为人力资本载体的时候,市场经济就进入了社会资本主义阶段。西方国家习惯于把人  相似文献   
87.
资本和剩余价值均属商品经济的范畴,它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商品经济统治地位的确立而确立。资本和剩余价值均具有两重属性,即一般性和特殊性。深刻认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本质、属性,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8.
营销环节关系着企业资金的回收,剩余价值的实现,如果这一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整个企业都将无法运转,为什么有些企业里的高新技术、好产品、新理念却不被消费者或客户接受呢?为什么在产品、技术方面占优势的企业而市场占有率、产品普及率却偏低呢?为什么流失一个或几个营销人员会导致整个企业崩溃呢?营销人员频繁跳槽,轻者导致销售业务波动、客户不满,重则导致企业机密泄露,客户、人才、核心技术等重要资源流失.  相似文献   
89.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归劳动者个人所有,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劳动者个人不能直接占有和支配公有的生产资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直接原因.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与资本主义劳动力商品的本质区别,在于剩余价值被谁占有.确认社会主义劳动力是商品,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0.
王晓燕  王金柱 《求实》2002,(1):21-23
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深化对劳动、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时代的要求。本文认为 ,正确理解、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根本问题是 ,如何将它们应用于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 ,如何运用其理论精髓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并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在理论上搞清楚这样一些问题 :即价值、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些范畴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具有的一般性 ,并且要承认劳动力是资本 ,劳动者是投资者 ,有权分享利润。劳动力资本化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指向 ,也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劳动者资本联合和劳动联合基础上的个人股份所有制 ,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在现阶段 ,正确理解、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劳动价值论是更好地贯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当前 ,一个突出问题是要对私有经济和混合经济中的私有成分要正确看待 ,合理评价。从长远看 ,私有制经济也要经过劳动力资本化进行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 ,使广大劳动者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