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07篇
中国共产党   75篇
中国政治   145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9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法律是规范人的行为的行为规范,不能脱离人而存在。刑法作为最具有惩罚性的法律,更应体现人道主义思想。只有贯彻人道主义思想,才能更好地把握刑法理论的精髓,才能达到保障人权,尊重人性的价值追求。本文从人道的起源、人道的概念出发,阐述人道与刑法联系及在刑法上的完善。刑法只有体现出人道,才是一部善良的刑法,才能能使人与社会两受益。  相似文献   
172.
贺大姣 《求索》2011,(3):96-98
"新农保"制度是关注农村居民老年生活的政策,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精神、具有深厚伦理道德意蕴的制度体系,其文化根源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其对象体现人道精神、其内容体现正义性,该制度的建立推动了人类伦理道德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3.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导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泛滥.党的领导集团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纲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否定,是从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中嫁接过来的“乌托邦”。是腐蚀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破坏力量。苏联演变的悲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4.
"天地有大美",这是旅游手册上介绍位于吉林省境内的长白山天池时所用的赞美之辞,那真的是美,一如您现在所看到的这个画面。  相似文献   
175.
在研究对象和追求目标上,中国哲学把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作为研究对象,追求人间的至善至美,而西方哲学则把自然界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对象,追求表象世界之后的本体。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哲学家常通过直观体验,泯除主客观界限,力求在主观精神领域追求天人合一,而西方哲学家则以实证和思辩为手段,明确区分主客、物我,以求达到对自然本体的认识。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中国哲学始终没有使神或上帝成为其重要范畴,从而充满了无神论色彩,成熟的西方哲学虽然脱离了超然的宗教,但神或上帝却总伴随着哲学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6.
针对刑罚威慑的学理定义不明确,本文对其意蕴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析。认为刑罚威慑以人的理性模式为其立论基础;是借助于刑罚的惩罚性对社会成员产生的一种抑制犯罪的心理强制;它以明文规定的刑罚为依据,是一种法律威慑;刑罚威慑是一般威慑和个别威慑的统一;刑罚的威慑作用分布于各个阶段。为了进一步深入理解刑罚威慑的意蕴,还对刑罚威慑与一般预防的含义进行了比较区分。  相似文献   
177.
刘会新  ;武东生 《求索》2007,(8):148-150
孟子是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宋代以来,被尊奉为亚圣,其学说与孔子的思想被合称为“孔孟之道”。孟子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特别是其“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千百年来对华夏民族的心灵起着重要的塑造作用。本文以孟子的“人道”论为核心,阐述了孟子的人生哲学,并结合实际探讨了其对当今社会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8.
尚文 《世纪桥》2005,(12):80-80
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高举着弘扬人道的旗帜,栉风沐 雨地改造着残疾人的世界,倾心竭力地为残疾人营造着一个物质和精神交相辉 映的美好家园,他们在无尽的喧嚣中固守着自己的那份平静,快乐地奉献自己 的宝贵年华,是时代的呼唤引领着他们走过了自己可歌可颂、催人泪下的光辉 历程。  相似文献   
179.
义利关系是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不同诸侯国、集团、阶层的政治经济等利害关系的日趋尖锐,义利之辩作为一个哲学命题逐渐产生,并形成了儒、墨、道、法等各学派的义利观。秦汉之际,儒家融合了其他诸子,在学术上的统治地位被确立,传统的义利观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其主要包括“重义轻利”的道德修养观、“重义轻利”的自然人性观、“重义轻利”的道德修养观等。本文试通过与西方功利主义的比较,探讨在新时期传统义利观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0.
问:有一种说法,说残联是代表残疾人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我对此颇感迷茫,您怎么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