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103篇
中国共产党   206篇
中国政治   289篇
政治理论   115篇
综合类   1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31.
在有关公共事务参与的问题上,往往有“积极”、“搭便车”、“守门员”等三种不同类型的公民,在实际参与中分别表现出忠诚、冷漠、疏离等三种行为模式。根据行为主义的原理,任何参与行为都是在一定主体动因的驱使下进行的,动因是参与行为的直接原因,公民参与行为实质上就是主体的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想真正地理解和说明公民参与行为,首先必须对公民的参与动因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32.
夏都西宁这一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是高原特色的休闲文化。休闲的本质是快乐,追求幸福、希冀休闲是人类永恒的梦想。同时,休闲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和社会文明状况的标志与尺度,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是与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3.
谢雄飞 《传承》2008,(22):68-69
《颜氏家训》是中国家庭伦理教育里程碑式的著作,具有极强的务实性和可操作性。在传统家庭伦理发生较大演变的今天,重新对我国传统家庭伦理规范进行一番现代阐释,分析和找出其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伦理规范和伦理精神,不仅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时期家庭伦理的建设,对于我国当前家庭伦理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4.
辨认和控制能力是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法学标准,随着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深入,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证情况的增加,常会涉及此问题。由于一些鉴定人对辨认能力的理解和掌握不够透彻,容易陷入循环定义的尴尬之中,很难阐述清楚。因此,需要对此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5.
深入解读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为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提供最有力的论据支持,就必须首先从理论上搞清推行党代会常任制的动因。从宏观上看,探究推行党代会常任制动因的基本维度包括: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是克服现行党代会制度弊端的路径选择,是发展党内民主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与领导水平的基础要件。  相似文献   
136.
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C·斯科特的《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一书,从农民的角度出发 ,考察了东南亚农民的生存和反叛问题。本文通过对该书部分观点的分析评价 ,探讨了30年代缅甸和越南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经济动因。  相似文献   
137.
文章以行政生态学相关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浙江省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发展的具体过程,剖析了经济生态要素、社会生态要素、沟通网络与符号系统、政治生态要素对服务型政府建构的影响及其内在结构.提出建构一种动态均衡、"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生态行政,并以此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法的本质、法的起源与消灭、理性自然法与实在法的关系、法与法律的区分等方面对法律观进行了阐释;从国家起源、国家职能、国家本质、国家的未来命运等几个方面对国家观进行了阐释;在法与国家关系上,他们认为:法与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法与国家都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法与国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阶级社会中,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9.
作为重返八十年代的延续和深入,文本和细读讨论有意识地淡化问题意识,对作家作品抱有更多的历史的理解和同情,通过对作品文本的细致开掘,呈现作品更丰富的内在肌理和思想理路。在此视角下,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张承志《北方的河》是一部过渡性的小说,这种过渡性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它于1960年代的青年运动与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之间建立了有价值的关联点,这些关联关乎我们对自己历史的自觉清理和对未来的深度展望。  相似文献   
140.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近代中国的新闻文化在与西方文明的撞击、融会、整合的历史阵痛中诞生,形成了由内部封建制诸因素、西方列强的发展与扩张以及基督教东进等社会历史因子的共同作用下的畸态现象。解读此现象,对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当代社会转型期的新闻传播权的掌控、新闻霸权、对中国进行“妖魔化”报道以及更新新闻传播理念,实现与国际化的顺利接轨等都有现实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