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103篇
中国共产党   207篇
中国政治   289篇
政治理论   115篇
综合类   1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71.
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历史命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茜 《求实》2004,(11):74-77
二战后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兴盛阶段有所缓和 ,但是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又导致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而产生“滞胀”危机 ,为摆脱危机 ,资本主义进入经济全球化或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调整阶段 ,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向全球扩张 ,从而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和危机。  相似文献   
872.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和路径——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在实施政治统治、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必须适时调整其职能,其动因是基于政府维护自身合法性的需要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发展。笔者主张要加强制度创新、改变政府管理权限、提高政府自身能力,以此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873.
文章以实证分析为主,运用聚类分析、模糊识别的方法对目前中国大陆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判别与定位,并在邓宁OLI框架下运用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的方法对1990-2002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动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水平已同部分发达国家相当,其微观动因以资源寻求型与市场寻求型为主。同时,以获取高新技术以及建立国际品牌为主要目标的战略资产寻求型投资亦逐渐兴起壮大。  相似文献   
874.
海明威笔下人物的一部分活动不都是他们内在驱动的作用,在于人的生命本能;人的两种基本本能,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对人类行为的支配是相反的;但二者却又在某种程度上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875.
美国在竞争政策议题上的立场经历了一个由积极到消极、由支持到反对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深刻地反映了美国在此议题上复杂的利益诉求。然而,当前的世界经济与政治环境中仍然存在许多积极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促使美国的立场在可预见的将来向着积极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876.
韩俊魁 《思想战线》2005,31(6):45-49
赵文祠教授的<中国的天主教徒一个凸显的公民社会中的悲剧与希望>一书,从人类学角度进入到公民社会的深层研究,通过生动浅显的行文,折射出作者深切的道德关怀,但其中一些论点仍值得学界商榷.  相似文献   
877.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78.
对企业并购的动因进行研究开始于马克思,很多经济学学派对并购现象的产生都进行了解释,其中交易成本理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但企业并购的动因理论迄今为止还无法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而事实上,不同的购并活动背后的动机常常无法用单一的理论来解释。并购的经济实践不会停止,与此相对应的是企业并购动因进行研究的理论也会随着并购实践的发展而深入。  相似文献   
879.
关于战略成本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文英 《前沿》2004,(1):56-59
战略成本管理以获得和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为目标 ,运用成本信息而进行的战略选择和成本持续降低环境的建立。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分析方法有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  相似文献   
880.
辛红娟 《求索》2007,(12):178-180
《道德经》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及无可估量的理论价值,形成了瑰丽的中国老学景观。本文从《道德经》文本的文学性、言说方式的超常性和文本的审美性等诗学角度切入,分析指出,《道德经》用语凝练、言近旨远的语体特色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哲学文学史上的奇葩和意义汲舀不尽的宝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