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103篇
中国共产党   206篇
中国政治   288篇
政治理论   115篇
综合类   1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详细分析受贿者实施受贿犯罪的心理动因,得出受贿犯罪发现和查处概率低、受贿实际成本不高、受贿可能收益高这三点是受贿犯罪存在的根本原因,并根据这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52.
先锋派作家同时又是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余华,通过对“父亲”的深度模式的消解,用“暴力美学”叙事和温情叙事的方式,彻底断绝了父子关系,颠覆了“父亲”的权威,对传统、权威、生命和文化本原进行自省、自否,从而也使他的作品打上了后现代性的烙印。  相似文献   
953.
我国城市贫困救助政策调整的动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淼 《理论探索》2008,(3):101-103
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贫困救助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传统的、主要针对"三无"人员的贫困救济被逐步取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正式确立起来.不能把这次政策调整的动因单纯地归结为传统城市贫困救助政策本身的缺陷,也不能泛泛地归结为社会转型.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主流干预"方式和社会保护方式的失效,以及传统贫困救助政策各种问题和缺陷的相互作用、相互交织,才是城市贫困救助政策调整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954.
新世纪新阶段,如何与时俱进地发挥统一战线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中的法宝作用,是统战工作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对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概念分解,简述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实意义,分析统一战线的资源优势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天然关系,进而基于公民政治参与利益动因的理论,提出以经济统战、文化统战、和谐统战为主线的统一战线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中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955.
高帆 《思想工作》2009,(10):10-11
从国际环境和国内局势来看,当前我国仍有必要坚持刺激性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短期内退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不是理想选择。坚持刺激性政策的基本取向与推进政策的结构调整相结合,是宏观经济政策“相机选择”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更有效地发挥政策长期效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56.
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动因与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农民的政治参与程度如何是衡量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从根本上说,没有农民的制度化政治参与,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发达,加强对转型期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研究,无论对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都有重大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57.
于俊利 《求索》2008,(11):176-178
在中国诗史上,晋宋山水诗之鼻祖谢灵运与盛唐山水大师王维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备受学界关注。谢灵运的山水诗掺杂着玄言名理,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生活背景和际遇特征,他重于自然写实,企图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观照来获得对宇宙本体的证悟。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往往形中求意,物趣中求天趣,他通过虚实转换的艺术手法,把自然界中最优美、最动人的画面,用精致疏淡的手法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使艺术表现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本文试图从诗学的视角,梳理王维对谢灵运诗学的传承关系,探讨了诗美特征形成的思想文化背景,试着勾画出自晋宋至盛唐山水诗风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958.
政府决策是公共服务外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合同履约的成败。政府在公共服务外包中必然面对为何外包、外包给谁与如何外包三个决策问题。在为何外包方面,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均提供了不同的解释思路,而影响外包动机的主要因素可以划分为服务、政府和政治三类。在外包给谁方面,私营企业、社会组织与其他政府各有各的优势和缺点,需要政府予以相机抉择。在如何外包方面,传统合同与关系合同被视为两种相互对立的合同治理机制。在实践中,提高公共服务外包中的政府决策水平要找准上述三个方面的着力点,从外包动因的角度来看,需要建立开放透明的外包决策机制;从承包方选择的角度来看,需要破除唯私营企业优越或唯社会组织优越的成见,根据公共服务的性质和承包方的特征进行相机抉择;从合同形式选择的角度来看,需要探索传统合同与关系合同优势互补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59.
以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黄修己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卷)等具代表性的文学史叙述为视点,考察并反思其对于"新写实小说"的产生背景,以及内涵、特征、意义和代表性文本个案等诸方面问题的阐释与表达,从中获得对于"新写实小说"的不同维度、不同观念和不同方法的多样启示.尽管这些阐释与表达尚有其局限性,但并不妨碍我们确证新写实小说经典化解读的由此开始,以及通过此来进一步把握当代文学批评和当代思想文化基本流向的企图.  相似文献   
960.
社会主义国家里的报纸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喉舌”和“工具”,反映什么和怎样反映都有一个“党性原则”的问题,党性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集中表现,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就是坚持维护和争取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在做新闻报道时就要强调我们的新闻业始终维护和争取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的实际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