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理出效益,潼南县人民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把强化管理作为医院工作的重点,制订了《关于加强劳动纪律和财经管理两个暂行规定》和《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印发垒院贯彻实施。两年来,社会满意度和病员满意度提高了5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翻了一番,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大幅度上升,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这天晚上,新上任的集团总裁突发奇想,独自来到某班纽检查工作,正好碰见当班的丁强在睡觉。总裁很生气,摇醒他:“上班时间睡觉,严重违反了劳动纪律,你知道吗?”丁强梦里正在娶媳妇,被搅黄了,气不打一处来:“你是谁呀,我睡觉碍你啥事了,你管得着吗?”总裁说:“我是集团的总裁,管得着你吧!”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由于煤矿作业环境复杂、职工素质参差不齐以及文化水平、认知能力、心理情绪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时有发生,甚至由此造成事故,给职工个人和家庭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也直接影响和网扰着企业的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4.
5.
爱沙尼亚于1993年颁布《劳动纪律处分法》,该法共4章29条,内容包括劳动纪律处分的实施主体及其法律依据、劳动者应受劳动纪律处分的几种法定情形、用人单位给予劳动纪律处分的原则与程序保障、劳动纪律处分的撤销以及期日、时效规定等等。《爱沙尼亚劳动纪律处分法》以1992年颁布实施的《爱沙尼亚劳动合同法》为立法基础,与后者相辅相成,形成有机整体。我国《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废止后,劳动惩戒法制成为空白,爱沙尼亚劳动纪律惩戒法为我们构建相关立法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相似文献   
6.
<正> 在生产中加强劳动纪律和稳定干部的问题,始终是共产党和苏联政府一贯注意的中心。列宁在1918年写道:"必须把我们已经夺得的东西,把我们颁布过的法令,确定了的法规,讨论过的问题,拟订了的计划草案固定下来——必须把这些东西固定为不可动摇的日常劳动纪律。这是一个最困难而又最容易收效的任务,因为只有解决这个任务,我们才能树立起社会主义的秩序"。在加强自觉的劳动纪律中,劳动法令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巩固了人们对于遵守劳动纪律  相似文献   
7.
《北京支部生活》2011,(2):70-70
我是某副食品公司下属车队的货车驾驶员。2011年元旦前夕,公司由于运输业务量激增,原有车辆不能满足需求,车队就从其他单位借来一辆货车,并临时安排我驾驶。当我得知车队安排我驾驶的车辆是国家明令禁止运营的拼装车时,便以上路不安全为由不愿出车。前不久,公司以我在节日运输高峰期间不服从单位调度、指挥,  相似文献   
8.
小陈原在一家运输公司工作。2007年8月30日.他与公司续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但恰恰在2009年8月29日这一天,小陈因违反了劳动纪律,公司对其作出除名的行政处分,并在公司的告示栏上公布。而此时,距离劳动合同期满仅差一天。  相似文献   
9.
铁路是大众化交通工具,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搞好安全生产始终是铁路企业首中之首、重中之重的中心任务。实践表明,建设和谐铁路企业,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以此为重任,始终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但是,当前部分职工安全意识淡薄,责任意识弱化,工作积极性不高,行为习惯不良,特别是少数职工劳动纪律、作业纪律松弛等,使铁路安全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难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在制定的劳动基准法应规范企业惩戒问题。立足于用人单位指示权集体化转型的法律技术,可以打通从个别劳动合同中的指示权到组织体中惩戒权的路径。据此,企业惩戒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企业自治基础上的自治罚,目的在于维护企业秩序,保护的是用人单位利益和劳动者利益。企业惩戒需要通过追究才能得到实现。企业惩戒规则应以用人单位规章或者集体合同为载体,惩戒对象限于劳动者违反企业秩序的行为。企业惩戒措施由当事人自主设定,但应遵循自治权行使的逻辑、组织体处罚的逻辑以及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内在逻辑。企业惩戒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一方代表共同实施,我国目前应采取劳动者一方代表弱参与模式。企业惩戒的行使应满足必要的程序要求并置于劳动争议裁判程序的救济及合理性审查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