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471篇
世界政治   2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70篇
中国共产党   458篇
中国政治   1175篇
政治理论   193篇
综合类   2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灵活,有助于用工单位节约用工成本。但是,劳务派遣中的关系复杂,配套法律体系建设滞后,存在一定疏漏。用工单位出于节省开支等各方面考虑,往往会对被派遣劳动者区别对待,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对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劳务派遣法律体系,进一步保障被派遣劳动者同样劳动下获取同等报酬的平等权,同时要强化劳务派遣市场的监管,以提升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力度,促进劳务派遣市场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2.
劳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及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一般要承担劳动法和劳动行政规章所规定的强制性法定义务,而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则一般承担合同约定的义务。因而劳动立法在设定劳动违约责任时,对劳动者应以过错责任,对用人单位应以严格责任为归责原则确定违约方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约,不仅应对劳动者承担违约补偿责任,而且应承担劳动行政责任。劳动者违约,则应根据劳动者违约时的主观过错状态以及用人单位由此所受实际经济损失等情形,确定其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33.
现阶段,我国劳动保护结构的捆绑性、工伤保险救济的有限性以及用人单位过错责任机制的缺失性都不利于我国劳动者健康权的全面保护.全面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应寻求多元化保护,不能仅限于传统劳动保护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单设人格权编,明确了健康权的保护内涵,突显了健康利益保护的权利属性,切实回应了当前公...  相似文献   
134.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北京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春节临近,有些人却拿不到劳动报酬,无法安心回家过年。然而,恶意欠薪的企业实属少数,他们也有难处。为优化营商环境,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要求既要保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又兼顾被执行人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5.
劳动是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的一项事业,劳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劳动观的论述、中国当前的劳动生产形势以及习近平同志自身的工作实践是习近平同志劳动观形成的重要基础。新时代下,认真学习与领会习近平同志劳动观的主要内容,自觉运用习近平同志的劳动观来指导我们基层工会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6.
现行法律对女性就业歧视司法救济的规定不足,难以解决女性劳动者力量弱小、举证难、现有诉讼制度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保障我国女性平等就业,需要构建女性就业歧视公益诉讼制度,从正当性、必要性、可行性分析其的法理基础。并对该制度的构建进行初步探究:原告资格以工会、妇女联合会等社会组织为主,新增专门的平等就业管理机构;举证责任在当事人之间合理分配;抗辩事由应包括劳动保护措施、真实职业资格、小微企业豁免制度等;法律责任形式从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两方面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3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劳动美"托起"中国梦"作为时代精神的引领,正在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思想共识和行动逻辑。劳动美本质上是劳动者基于其劳动实践而实现的美的创造,并通过各种美的劳动形式,彰显劳动者的本质力量和劳动美的价值。劳动美作为人的劳动实践活动本质属性和基本要求之一,是以真的劳动和善的劳动作为基础,是真善美在人的劳动实践中的高度统一。在美的劳动中追求劳动美,本质上是劳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是劳动实践中各种关系的内在和谐与统一。新时代,工会组织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团结、教育、凝聚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在以"劳动美"筑就"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38.
<正>这里所说的两个"剩余",指的是"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这两个概念。对于这两个概念以及"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这样的观点,理论界不会感到陌生;但如果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整体意义上去把握,在真正弄清这两个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与共同走向的基础上,正确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意义,那就还有许多理论问题要澄清了。  相似文献   
139.
经济危机挑战劳动合同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初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要与员工签订合同、购买劳动保险等。加大了对职工权益的保护力度。但金融危机让众多企业损失巨大。开始大规模减薪裁员。在这样的背景下,《劳动合同法》受到很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0.
金融危机在2008年的冬天掀起了强劲的风暴.中国中东部地区曾经作为强有力的财税支撑的中小企业。多米诺骨牌般纷纷倒闭破产。这些中小企业的主要劳动者——农民工——一夜之间不得不梦幻般卷铺盖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