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163篇
中国共产党   112篇
中国政治   266篇
政治理论   67篇
综合类   57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启程 《检察风云》2010,(14):64-65
近日,原本收视率一路飙升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忽然成为被诟病和批评的焦点。这一突变的直接原因之一是《非诚勿扰》中某几位女嘉宾的出位言论,比如她们中有人在节目现场直言不讳地说:“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姑娘们我告诉你,你们嫁人,嫁老公,没有5克拉以上的钻戒不要嫁。”诸如此类的言论被很多网友们批评为拜金主义的泛滥,一些人说:我们不能让这样赤裸裸的拜金言论污染我们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2.
受贿后又滥用职权的行为,应定一罪还是数罪,存在着分歧。一罪说的理由是:受贿后又滥用职权的,两行为之间非竞合即牵连。本文认为,这种情况应定数罪。理由是:这种情况既非竞合也非牵连。  相似文献   
113.
曹颖 《法制与社会》2010,(35):385-386
情节犯是我国刑法中特有的一种犯罪类型,它与修正的犯罪构成理论相关联。情节犯所具有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可使司法者能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做出决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4.
本文从一则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案例的定性争论开始,探讨我国法律关于非法侵入住宅罪的犯罪构成等方面规定的不足,进而分析建议可以从该罪的基本概念、客观方面、与其他犯罪行为发生牵连时的处理等方面进行刑法及其他法律部门的立法上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5.
实践表明,强化犯情调研工作,及时切准罪犯的思想脉搏,乃实现“敌思我知,敌动我打,防患未然”目标的“金钥匙工程”。但由于受认识不到位、作风不到位、投入不到位、激励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制约。当前这一工作的弊端凸显,情势不容乐观,亟待我们强化策应,严阵以待,以切实掌握克敌制胜的对敌斗争主动权。  相似文献   
116.
共同犯罪是犯罪构成结构中的特殊形态,它的中止形态在我国刑法典上并没有明文规定。本文通过我国中止制度与日本的比较,试图提出我国共同犯罪当中中止犯成立要件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7.
论对向犯的处罚范围——以构成要件观念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刑法分则不予处罚的对向性参与行为,能否结合总则关于教唆和帮助犯的规定进行处罚?对此,有立法者意思说、实质说和折中说的争论。如果形式化地看待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可能会得出对参与者需要定罪处罚的结论。但如果坚持(定型化)构成要件观念,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实质地判断行为的危害性,对参与者原则上就不能以共犯论处。  相似文献   
118.
保持和促进统一战线"五大关系"的和谐发展,卓有成效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贡献,需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文化包容为政党关系增强向心力,为民族关系增强凝聚力,为宗教关系增强包容力,为阶层关系增强整合力,为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亲和力。  相似文献   
119.
危险犯中存在着犯罪未遂状态,即犯罪分子已经着手犯罪,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且其行为引起的危险状态不足以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产生客观现实的危害,即为危险犯的犯罪未遂。要准确的把握危险犯既遂或未遂的标准,在定罪量刑时真正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0.
大多数学者认为对侵犯赃物的行为人,对教唆犯,不作为犯不能进行正当防卫,本文对此提出了质疑.文中从占有的法律保护,教唆犯、不作为犯会造成紧迫的危险,而对其防卫能收到防卫的效果等方面作了论证,并根据教唆犯,不作为犯的特点,对其如何进行正当防卫进行了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