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85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纪念北伐战争80周年之际,我们要澄清两个问题:一是“党内合作”;二是“左”的工农运动掩盖了右倾。这二者都与共产国际有关。  相似文献   
52.
陈独秀对北伐战争的态度有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他从支持北伐到不主张立即北伐,是受了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影响,但与他对当时政治形势的估计也有直接关系。陈独秀《论国民政府之北伐》一文,敲响了警惕蒋介石新右派势力扩张的警钟,应该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53.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军校建立之初,积极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支援群众运动、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  相似文献   
54.
卜穗文 《黄埔》2010,(2):41-43
三、武汉分校在黄埔军校4所分校中,以武汉分校规模最大、名誉最著。1926年1月,北伐战争开始后,革命形势发展迅速,黄埔军校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9月29日,军校教育长方鼎英致电蒋介石:“现在我方局面进展,粤东偏处一隅,招致人才不易,似宜及时于武汉或长沙开设分校,一面为扩充之准备,一面为延揽人才之方法,关系颇为重要。”10月1O日,北伐军攻克武汉。  相似文献   
55.
张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他18岁即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被保送至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攻读炮科专业,学成归国后参加北伐战争,以战功晋升师长,后又出任国民党陆军步兵学校少将教务长。七七事变后,张权利用苏联、美国等国援助的火炮、汽车等兵器装备,组建了国民党最早的机械化炮兵团,  相似文献   
56.
历史把贵州由边缘推到前沿,地处偏远的贵州,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护法、北伐战争中都走在前列。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南方蓬勃开展,“黔军”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系列,计有彭汉章的第九军,王天培的第十军,周西成的二十五军,李粲的四十三军。第十军是北伐军中的一支劲旅,“血战徐州纵横扫荡三千里”,被称为“钢铁铸成的军队...  相似文献   
57.
国民党军第十师与红十二师在冯寿二地区展开激烈搏杀 王劲修,字健飞.1903年4月17日出生,湖南长沙高桥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过东征和北伐战争。1928年起任国民党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党部委员,福建省保安旅旅长。1929年10月任国民党陆军新编第五师副师长。1932年初调到卫立煌指挥的第十四军十师任副师长。  相似文献   
58.
论机遇     
机遇指时机和机会,是机缘与巧遇的结果,是必然中的偶然,也是偶然中的必然。机遇是机缘巧合赶上的。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人的生命中总会有一些赶巧赶上的偶遇。民国时期战火延绵,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把一批投笔从戎的青年学子和放下牛鞭走向战场的放牛娃,锻炼成能征善战、彪炳青史的将帅。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一代又一代青年才俊通过高考改变命运、铺就自己精彩的人生轨道。  相似文献   
59.
《实践》2021,(4):34-34
1927年春夏,正当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之际,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背叛人民,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大革命宣告失败。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将我们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60.
胡启亚  张吉全 《湘潮》2012,(4):40-41
何国诚是早期井冈山根据地的重要人物,在《黄埔军校同学录》以及一系列记载井冈山斗争的史料中,都清清楚楚地记载着这个响当当而后销声匿迹的人物。他的一生是不同凡响的一生:曾就读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林彪是他的同窗;北伐战争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