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针对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经济组织WTO与其他组织之间的管辖权冲突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国际社会中国与国、国与私人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双边、多边合作的拓展速度令人愈发叹为观止,国际贸易当中出现的纠纷和争端也越来越具有复杂性。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争端当事方对能够公平裁决纠纷、保护自身利益的国际仲裁机构和其包含的争端解决机制的期望和诉求也愈加增多。正是面对这样的期望和诉求,国际经济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及其管辖权冲突问题首当其冲地被争端当事方与业界学者摆在了焦点位置。本文在介绍了现有的WTO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现有冲突解决机制后,通过对其管辖权冲突发生的因由、冲突导致的后果的介绍,和对已有的冲突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的讨论,阐明希望该问题受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重视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22.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中,明确规定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北美环境合作协议》(NAAEC),在美、加、墨三国之间形成了一个三边环境协定、各国环境法律、公众广泛参与的立体环境保护网络系统,较好地实现了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充分的透明度、民众可就任何成员方未能有效执行环境法提供相关报告是其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的成功之处。对我国的三点启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国家实施环境行政管理权力的有益补充;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必须有法律作后盾;利益刺激是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程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3.
NAFTA第11章允许外国投资者直接提起对东道国的仲裁请求,使得投资者的权利得以有效保证。然而,当外国投资者为这些前所未有的广泛权利欢呼雀跃之时,有不少学者已经在担忧这样一个“投资者-国家”争端仲裁机制将给东道国主权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在东道国维护公共健康利益的领域,主权权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越来越多损害赔偿请求数额惊为天价的投资争端仲裁案件不断出现,这种忧虑在国际社会中悄然蔓延开来,社会公众要求本国政府在投资自由化浪潮中切实维护公共健康利益的呼声在不断高涨。  相似文献   
24.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及其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促使世界各国寻求新的方式和途径来应对挑战。其中加强地区内国家之间的合作和推动地区一体化的发展,就是各国探索出的一条新路径。如今世界各大洲和主要地区都建立了自己的地区合作组织,如欧洲联盟、非洲联盟、独联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  相似文献   
25.
暴子睿 《中国审判》2011,(12):101-103
法庭之友(amicus curiae或者friend of the court),元照英美法词典对它的解释是指对案件中的疑难法律问题陈述意见并善意提醒法院注意某些法律问题的临时法律顾问或者协助法庭解决问题的人。在英美法系国家中,我们可以经常见到法庭之友制度的应用,在一些国际组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法庭之友在其中的适用,如国际法院欧洲法院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等。  相似文献   
26.
李秉正  刘备 《学理论》2013,(24):44-45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美国、加拿大与墨西哥之间最为重要的贸易协定,它规定了三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并消除贸易障碍。但在当年,美国国内对于是否要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存在着意见分歧。借助社会联盟理论,试图探讨签订自贸区协定背后的利益竞争及行业联盟与分化。  相似文献   
27.
受长期冷战因素制约以及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利益的维持,亚洲区域合作一直滞后于欧洲与北美洲。2004年欧盟宪法条约的签订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拓展,区域合作的紧迫感与危机感促使东盟与中日韩3国领导人决心召开东亚高层论坛——东亚峰会(East A sianSum m it),促进东亚合作进程,建设“东亚共同体”。东亚峰会筹备过程中,日本在谋求峰会主导权未果的情形下,基于国家战略利益考虑,提出开放性理念,积极邀请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入盟;使得原本错综复杂的东亚合作更显扑朔迷离,成员国由原13个国家(即东盟10国加中、日、韩3国)扩大]变成…  相似文献   
28.
动植物检疫措施(SPS)广泛用于防止疾病的跨界蔓延,不过有时也成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本文对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相关制度进行分析,使其他自由贸易区在制度构建上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9.
在欧洲日益走向统一、北美自由贸易区不断发展、非洲也正在走向联合的今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愈发具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东亚的政治与经济大国,中国适时推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不仅是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样一个潮流的一个选择,同时也必将对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20世纪90年代初 ,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在全球兴起。截至2002年底 ,已向世界贸易组织(WTO)通报的区域贸易安排已达250个 ,另有170多个正在筹备当中。据WTO估计 ,到2005年底 ,区域贸易安排的总数目将达到300个。在众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当中 ,西欧地区的欧洲联盟 ,北美地区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东亚地区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可以被称作是世界区域经济的三大板块。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和贸易效应按照贸易自由化和经济联系紧密程度的差异 ,一般学者把区域经济一体化分为五种形式。最基本的就是自由贸易区 ,即在成员之间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