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3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42篇
各国政治   367篇
工人农民   71篇
世界政治   3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99篇
法律   1530篇
中国共产党   3896篇
中国政治   6150篇
政治理论   1108篇
综合类   1921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622篇
  2014年   1646篇
  2013年   1336篇
  2012年   1385篇
  2011年   1316篇
  2010年   1503篇
  2009年   1459篇
  2008年   1337篇
  2007年   912篇
  2006年   877篇
  2005年   643篇
  2004年   559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创新我们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怀超 《半月谈》2003,(22):19-22
  相似文献   
132.
菲律宾一直积极支持世贸组织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尽管它全心全意致力于实现东盟的经济一体化。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它实行了重大的贸易改革,旨在放宽贸易限制和开放经济(诸如农业和一些制造业等敏感部门除外)。菲律宾还积极支持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并基本上履行了其对于削减关税的承诺。虽然菲律宾政府最初对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外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感到担心,但现在它越来越认识到,这些东盟外部的贸易协定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菲律宾政府具有民粹主义的性质并通过机构间的途径来进行决策,这使其决策过程一直缓慢而小心翼翼。贸易更加自由化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菲律宾能否战胜其经济当前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3.
在确保政府实施粮食宏观调控、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云南省粮食企业通过三年深化改革实现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多元化。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圈的发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建立以及国内粮食市场化改革和云南“走出去”开放战略的进一步扩展,国外企业集团、国内股份、私营企业及个体经营者全方位、大范围、深层次地进入粮油食品行业,使粮食企业面临竞争主体增多、市场竞争激烈的严峻考验;同时,  相似文献   
134.
广东四大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明确广东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大区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四大区域经济差距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自然条件的基础差异、政策和社会经济的差异、产业结构的差异、人口素质的差异、基础设施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并加剧了珠三角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四大区域之间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状态。最后提出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包括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环境;以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为契机,制定科学的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加大对农业、科技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数字化信息网络建设为机遇,加快区域信息化进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5.
近年来成都市一些村镇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特色产业,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融合,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使村镇发展牢牢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有效地实现了就地转产、就地上岗、就地生财、就地转变身份,大大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对于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6.
《共产党人》2006,(15):I0005-I0005
近年来,西吉县积极实施“大劳务、大输出、大产业”战略,不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运行机制,促进劳务产业发展。抓政策促动,建立激励机制,对劳务输出人员免收务工登记卡等各种费用,对特困户输出的务工人给给予路费补助,同时保障外出劳动力土地经营权的转让、租赁、互换等权益,激发农民外出务工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7.
2007年3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犯罪学基础理论高峰论坛”。皮艺军教授提交的论文为《犯罪学VS刑法学》,本文系戴宜生先生对皮教授论文的回应。据悉,皮教授论文的题目已经改为《刑事一体化的方法论解析》,拟刊于陈兴良教授主编之《刑事法评论》。  相似文献   
138.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原有的分片分块、各自为政的地方行政立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并阻碍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构建一种新的地方行政立法模式。在行政立法方面,我国上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下有地方规章,而中间的空隙似乎太大。对于经济区域内的共同事项,中央行政立法缺乏针对性,而地方规章的范围又过于局限。有必要在此中间层次上增加一个跨区划的区域行政立法形式。在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经授权由相关区划政府的有关人员在协商自愿的基础上组成一个行政立法机构共同制定适用于该区域内各区划的区域性行政立法,这也是新时期条件下发挥地方行政立法积极性、主动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9.
曹玉书 《当代广西》2006,(16):35-3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区域经济合作进入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05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东盟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包括中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在内的环北部湾地区是中国-东盟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环北部湾地区经贸合作将对促进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推动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东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今年3月份,中国政府制定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西部…  相似文献   
140.
《山西政报》2006,(20):36-36
城乡客运一体化是在城乡道路通畅、场站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城乡客运网络体系高效运作、城乡客运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有序衔接,综合利用各种客运资源,争取效益最大化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以达到城乡客运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营方式等方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山西省现行的城乡“二元”客运管理体制,人为分割了城乡的客运市场.严重制约着城乡的客流、物流交换。客运一体化有助于打破这种“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客运统筹发展。本文就客运城乡一体化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