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79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新湘评论》2002,(9):44-45
北平解放后,罗荣桓终于因劳累过度而再度病倒了。这样.当第四野战军继续南下时,他作为政治委员却不得不留在天津治病。1949年6月,罗荣桓被任命为华中局第二书记兼华中军区(后改为中南局和中南军区)政治委员后,准备立即南下。可是,这时天津名医朱宪一又向罗荣桓发出了病情“警报”。  相似文献   
92.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新四军历史研究,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决定2013年下半年召开主题为"新四军与上海"的学术研讨会。为此,特面向全国举办征文活动。征文选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自选):一、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建设研究(1)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党的建设(2)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3)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93.
人民教育家巨立家现任名牌“庆华中学”校长(曾兼党支部书记)。自1982年从教以来,曾任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1995年由“中国九冶子弟中学”调入。20多年来他以惊人的毅力,和执教为国为民的高度责任感,活跃于教育战线,终于使自己成为名符其实的“学者型、专家型和实干型的校长”。  相似文献   
94.
皖南新四军转移问题,与苏皖地区的局势发展密切相关。项英曾两度尝试东移苏南,但为了维护中共中央发展华中的大局,且苏南局势发生变化,东移方案被迫搁置。此后,因皖东新四军无法收复无为,划界谈判前后国共博弈激烈,加之苏北局势复杂动荡,皖南新四军在转移问题上屡有反复,并最终遭遇挫折。透视此中的多方互动,可以发现抗战时期中共平衡整体与局部利益的艰难、新四军内在多元格局造成的战略协同问题,以及国共关系在微妙平衡下的多重走向。  相似文献   
95.
《廉政瞭望》2014,(4):31
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最近请辞资深教授,成为国内人文社科界请辞资深教授的第一人,他说:"现在的大学就  相似文献   
96.
冯晓蔚 《党史纵览》2014,(11):28-33
正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1914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他一生中曾两授军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在革命战争年代,历任红军营长,团参谋长,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师参谋长,华中野战军第九纵司令员兼政委,第一兵团和第三野战军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解放军总参谋部参谋长、国防大学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被誉为"能参善谋"  相似文献   
97.
由于华中重要的战略地位,抗战初期中共中央即产生了派遣八路军主力进入华中发展的战略构想。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制定的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是合乎逻辑的发展。这一方针制定后,随着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其内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在这一方针的实现过程中,1939年底至1940年初是一个重要转折点。苏北抗日根据地建立后,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取得了真正突破。  相似文献   
98.
华中根据地妇女较多地参与生产劳动的原因首先是与当地的经济结构和妇女的劳动习惯有关。其次是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再次是地狭人稠的人口分布状况也迫使男性劳动力寻求家庭以外的收入谋生,从而使女性替代了部分男性劳动。虽然妇女广泛参与生产劳动对改善其家庭地位有一定作用,但与其对家庭的贡献并不相称。  相似文献   
99.
干部地方化对华中游击战的开展和华中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战前期,相对于形势的发展,华中根据地多数地区的干部地方化与华中根据地的发展速度不成正比,表现为地方干部培养和提拔的滞后,影响了干群关系,进而影响到各项工作的开展。抗战中期以后,根据中共中央制定的干部政策和文件精神,华中根据地开始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干部地方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整党,建立干部人事档案制度,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审查;建立系统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地方干部的培养与教育;积极探索培养地方干部的制度和方法;建立保障制度,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这些措施优化了根据地的干部结构,是中共探索干部工作的有益尝试,为改善当地干群关系,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11月2日,省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省周恩来研究会和省瞿秋白研究会联合在南京举行学习十七大精神报告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