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7篇
  免费   270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2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4853篇
中国共产党   166篇
中国政治   1144篇
政治理论   165篇
综合类   175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524篇
  2012年   602篇
  2011年   832篇
  2010年   537篇
  2009年   583篇
  2008年   631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山西省太原市北大街供热站的技术人员,一连三个冬天都在纳闷:锅炉昼夜不停地加油烧,可供暖区内的13栋宿舍楼居民为啥总反映温度达不到采暖标准?2001年11月8日,供热站终于查清了缘由。原来,是太原市市政工程公司偷接了供热站的供热管道,为其4栋宿舍楼窃热。了解情况后,供热站立即报案。  相似文献   
84.
《刑法》第344条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司法实践中,对什么是《刑法》所称“珍贵树木”,有观点认为,必须是野生(自然生长)的,种植的珍贵树木不是刑法所称“珍贵树木”。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妥的,其主要理由是:l.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明确规定:“珍贵树木,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树木。”对此,应理解为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相似文献   
85.
“逃逸”一词的近义词是逃跑,其本义是躲避、离开。在我国刑法典中是后来才出现的,1979年《刑法》未对逃逸作明确规定,1997年《刑法》才对其作了明确的规定,将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作为交通肇事一种情节特别恶劣的情形予以严厉处罚。2000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00年11月21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相似文献   
86.
随意放宽缓刑标准,将不具备缓刑条件的被告人判处缓刑,既有悖于法律,也危及社会,其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第一,不符合法律的有关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有关“三年”的规定,从立法本意上讲,是指犯罪情节较轻,量刑幅  相似文献   
87.
比较中国内地与澳门刑法关于犯罪中止的规定,二者存在诸多差异,主要体现在:中止的立法模式、成立范围、种类、共犯中止、处罚等方面。相比之下,两地的犯罪中止理论各有所长,确有相互借鉴之必要,其比较研究必将推动各自犯罪中止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8.
[基本案情] 某日凌晨,赵某驾驶一辆卡车与钱某、孙某一起外出,途中与一辆摩托车相撞,致使摩托车驾驶员李某受伤。赵让钱看车并与孙一起拦车将李送往医院,途中赵与孙商量不承认此事是己所为,并打  相似文献   
89.
洗钱罪若干争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益猖獗的洗钱犯罪,我国刑法第191条和《刑法修正案》(三)已经做了明确的规定,司法实践中也将其作为重点打击的锋芒所向。但是,关于“洗钱罪”的诸多问题,比如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犯罪对象、明知的内容和程度等等,在我国理论界均争议较大,可谓众说纷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有关洗钱罪的立法及司法实践,有必要加以厘清。一、“上游犯罪”范围的界定准确把握洗钱罪,首先应把“上游犯罪”的范围界定清楚。综观各国关于洗钱罪的立法,对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的界定,大致有四种做法:一是将“上游犯罪”的范围限制为毒品犯罪。如1994…  相似文献   
90.
我国现行刑法采取主同相一致原则,但在理论上或是司法实践中,关于主观要件认定是个难点,也是重点。正确认识和区分主观要件的内容,对于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认为主观要件认定根据应当是危害结果发生可能性和行为人认识能力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