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3篇
  免费   270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2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4864篇
中国共产党   166篇
中国政治   1142篇
政治理论   166篇
综合类   175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524篇
  2012年   602篇
  2011年   832篇
  2010年   537篇
  2009年   583篇
  2008年   631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51.
《刑法修正案(八)》已在民众的呼声中顺利通过,但对于理论界和实务界来说依然任重道远,如何论证和理解法律规定成为关键。以风险刑法理念作为理论基础创建的危险驾驶罪必须合理解决罪刑法定原则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契合问题,以彰显以人为本的现代刑法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论证和理解犯罪构成,并检验刑事法律后果,从而提出可行性的立法和司法方案。  相似文献   
952.
宪法需要被适用,宪法解释是必然的。宪法解释可通过部门法落实,部门法的解释活动是"真实的"宪法司法化过程。刑法解释宪法的媒介是合宪性原则,而罪责刑关系和罪责刑均衡作为刑法解释的对象和目标的解释范式是保障,并强调罪责刑的实质正义,而违宪审查的意义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53.
党内法规对受贿行为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党纪处分条例》、《谋利若干规定》、《廉政准则》和《<廉政准则>实施办法》中。从与刑法相对比的角度看,党内法规对受贿行为的规定主要存在从重或者加重处分规定合理、处罚行为未遂规定科学、增加财物为收受对象有利于打击经济型受贿、不限定谋取利益的内容有利于打击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四个合理之处和单独规定变相被动受贿行为不必要、斡旋型受贿规定范围窄、合伙私分定性为受贿不妥当、限定请托人范围不合理、党内法规某些用语不规范五个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54.
955.
保护民生是正在审议阶段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是草案二审稿,在所有五十条内容中,与社会民生相关的则有十余条。刑法修改重墨加强对民生的保护,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在保护民生方面,  相似文献   
956.
占有是刑法与民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刑法上的财产犯罪,根据其是否破坏占有关系,可以分为夺取型犯罪与侵占罪。我国刑法对夺取型犯罪与侵占罪之间规定了较大差异的刑罚,如盗窃罪、诈骗罪最高为无期徒刑,而侵占罪法定最高刑为5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随着  相似文献   
957.
我国古代法律以"诸法合体,以刑为主"为体系构架,重刑主义是贯穿我国刑法史的显著的法律特征,我国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重农抑商的经济传统使得这一特征有着深厚的基础。重刑主义的推行虽然有利于维护当时的统治秩序,但并不符合法律的本质,违背了刑法的目的,应克服重刑主义对我国刑法的不良影响,在严而不厉的刑事政策的指导下,倡导法律健全发展及轻刑化。  相似文献   
958.
应设立“性贿赂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贿赂犯罪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它和其他贿赂罪一样 ,其实质是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但是 ,传统的贿赂犯罪的内涵、外延已无法涵盖今天包括性贿赂犯罪在内的众多贿赂形式。为加强对性贿赂犯罪的打击力度 ,应借鉴国外合理的立法模式 ,对性贿赂犯罪进行立法 ,界定性贿赂犯罪的手段及形式 ,认定性贿赂犯罪的范围。  相似文献   
959.
论刑法中危害行为的有意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中危害行为的概念应舍弃意思要素,是近年来部分学者提出的一种颇有影响的观点。本文对该观点所依据的几点理由进行了分析,认为有意性仍然是刑法中危害行为的必然要素,并将刑法中危害行为的有意性与作为犯罪构成主观要件的故意与过失区别开来,认为危害行为的有意性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本身所持有的心理态度,而作为犯罪构成主观要件的故意与过失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引起的危害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二者在内容、性质、功能以及法律后果等四方面存有显著的区别。此外,本文还对二者在司法实践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归纳分类。  相似文献   
960.
目前在我国林权改革实践中出现毁林犯罪案件多发现象,执法实践中毁林案件的立案、责任追究等存在许多困难。文中结合当前我国有关的立法,对毁林犯罪从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及主体特征等方面作了分析,对当前毁林犯罪的原因作了探讨,并就当前有关毁林犯罪立法上的不足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