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6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262篇
工人农民   274篇
世界政治   8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05篇
法律   2320篇
中国共产党   3808篇
中国政治   5821篇
政治理论   1978篇
综合类   316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466篇
  2014年   1107篇
  2013年   1190篇
  2012年   1721篇
  2011年   1847篇
  2010年   2426篇
  2009年   3209篇
  2008年   1431篇
  2007年   945篇
  2006年   818篇
  2005年   681篇
  2004年   542篇
  2003年   491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根据上海市社区矫正办公室关于开展心理矫正工作的有关要求,杨浦区在2005年开始探索心理矫正工作,2006年在全区12个街镇全面推开。2006年年底,杨浦区通过竞标成为上海市社区矫正办"心理矫正设施化建  相似文献   
52.
2005年12月18日傍晚,妈妈助理辛明如约来到余红的家.这是她最后一次来到这个家.因为她的工作已经圆满地结束了。余红和母亲万丹荣手拉着手站在门口迎接辛明,母女俩笑得甜蜜幸福。谁能想象.现在这样亲密的母女,几个月前还是互相仇恨水火不相容的仇人!辛明笑了.她的笑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她成为这个家庭的妈妈助理后,才让这个家重新有了爱的温暖和欢乐……  相似文献   
53.
许烺光的“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及其中国文化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社会均衡”是美籍华裔学者许烺光提出的理解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关系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最主要的特点是将人理解为一种“社会文化场”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从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以及心理与社会动态均衡的角度把握人。采用这个理论对中国、印度、美国等几个大规模文明社会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该理论在几个方面与许氏的中国文化背景相联系:与儒家的“修、齐、治、平”模式有相似之处;与中国文化从人的“相互性”出发把握人的特点相一致;重视亲属集团以及中国文化中的中和、平衡思想。许氏在参考中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这个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人际状态”概念,不仅对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为我们从文化心理角度重新审视目前主要基于西方经验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以及相应的主流国际政治理论,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4.
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由于外需下降而严重受阻,外经贸发展形势严峻。市人大常委会在研究制定去年工作计划时,审时度势,将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外经贸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入了常委会议题,目的是与市政府同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促进我市外经贸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55.
该怎样形容中国经济刚刚走过的这一年?外有金融危机冲击,内有自然灾害频发,各种新老矛盾相互叠交,中国经济遭遇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惊涛拍岸自岿然,运筹帷幄更从容。关键时刻,中央总揽全  相似文献   
56.
《公安研究》2010,(1):43-43
王嘉瑞在《齐鲁学刊》2009年第3期撰文认为,防范和化解各种公共危机,是各级政府树立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良好形象的关键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危机的发生是难免的,政府如何通过应对各种公共危机,树立良好政府形象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7.
《中国工运》2010,(6):1-1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各种利益关系相互交织。社会矛盾多发。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转型期.许多职工面临着很大的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生活压力。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心理问题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58.
心理契约反映了组织与个体之间关于责任和承诺的一种期望。在学报编辑队伍管理中完善高校学报编辑心理契约,利于在学报编辑与学报编辑部之间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学报编辑心理契约违背主要受期望源、具体的破裂条件和食言本身性质三个因素的影响。在学报编辑管理中构建和谐心理契约,需要在出版文化建设、共同愿景培养、动态管理机制和有效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59.
扎实开展国企反腐倡廉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国资监管部门和国有企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克服困难,扎实工作,保持了生产经营的总体平稳运行。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6万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利润7977.2亿元,同比增长14.6%;上缴税金10876亿元,同比增长8.3%。在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进程中,国资监管部门和国有企业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将惩防体系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企业调整优化上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保证和促进作用。当前,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中央越来越重视,社会越来越关注,责任重大。国资监管部门和国有企业要不断开拓进取,扎实完成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60.
周勇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1):143-143
一般认为,罪犯心理矫治是指我国监狱应用心理学的原理、知识、技术和方法,通过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干预等措施,调节罪犯情绪,矫正其不正当的认知方式,消除其不良心理,完善其人格,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所有活动的总称。根据这一定义,罪犯的思想转化和行为转变等,显然不包括在罪犯心理矫治的外延之内,而是属于传统的改造手段如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和狱政管理的范畴。司法部颁发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基本上也是采用这一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