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9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10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3453篇
中国共产党   502篇
中国政治   966篇
政治理论   370篇
综合类   115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568篇
  2011年   606篇
  2010年   548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518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讲求科学发展的科学精神,应用于解决当前中国人民所关注的“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或发展观的一个新创造,其特点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引入认识论。因此,各项工作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所讲的“以人为本”,吸收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但既不同于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提出的“以人为本”,又不同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人为本”,这是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它不同于“以神为本”,或它的变种,“以大自然为本”,实质是“以自然神为本”;不同于“以官为本”,或它的变种,“以权为本”、“以管理为本”;也不等同于“以钱为本”,或它的变种,“以生产为本”,“以GDP为本”。○“科学发展”是科学观。其核心是尊重和依靠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首先是尊重和依靠历史唯物主义所阐述的历史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价值观和科学观是统一的,两者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矛盾,要点就在于统筹处理价值观和科学观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要从价值观和科学观的统一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32.
吴丹红 《证据科学》2007,(6):113-127
在证据法学学术史上,吉尔伯特对于该学科的独立有着原创性的贡献,他在经验哲学基础上建立的证据法学体系,也是英美证据法的发端.在知识社会学背景下考察,吉尔波特的思想是与当时的科学自然主义和诉讼制度的变迁相联系的,因此他的理论既有开拓性的一面,但也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这对于我们反思英美证据法的理论基础以及理性面对中国证据立法和证据法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3.
黎四奇 《河北法学》2007,25(4):51-55
法律理论演进的历史表明,文人相攻的天性及对自我理论的偏爱决定了法学理论之间的相互搏杀.虽然这种理论的对垒确实促进了人们对法律真知认识深度的深化,但是这种理论阵地上的排斥异己现象却非一种正确的法学真理探求观,因为复杂的社会决定了任何法律的命题并不能提供法律全部的图像.与此同理,中国的法治理论观不应是一种搏杀观,而应是一种博采众长的兼收并蓄观.  相似文献   
34.
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时间坐标,应当着眼于“后礼法”这样一个关节点。在“后礼法”时代,既要认真对待“礼法”时代之“礼”在“后礼法”时代的历史遗留物,更要积极应对“后礼法”时代本身对于中国法学提出的挑战。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空间坐标,应当从“中国与西方”这种传统的法学空间图式,转换到“中国与世界”这一新的法学图式中来。在传统的“中国与西方”图式中,现代性的中国法学话语主要是由西方法学来定义的,在“中国与世界”图式中,现代性的中国法学话语主要是由世界法学来定义的。通过建构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时空坐标,有助于中国法学树立起自我意识与自主观念,承担起为世界法学做出“中国贡献”的责任。  相似文献   
35.
彭凤莲 《政法论丛》2006,11(5):31-36
刑法与刑法学,刑法学与公法学、统一公法学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从数学中的集合概念来看,狭义的刑法学是统一公法学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即狭义刑法学被统一公法学所包含,狭义刑法学是统一公法学的子集。但若以广义刑法学立论,则广义刑法学与统一公法学之间是一种交叉关系,重合的部分即是狭义刑法学,此乃统一公法学与广义刑法学两个集合的交集。  相似文献   
36.
民国时期某些法理知识生产具有“世界化”的特点。对这种特点进行探讨,可以深入理解民国时期法学的“全球意义”,可以深入理解这些生产和其时多元微观中国法律法学活动因素的相互关联。最为重要的是,这种探讨,以及对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理解,可以确立一种对近现代中国法学的新型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37.
记者:吴副检察长,您好!您从1979年苏州市检察院恢复重建就被调入,至今已二十八年了。从最初的书记员到现在的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历经风雨。请问您的执法信念是什么?您在检察工作中是如何践行的?吴汝信:检察官肩负国家法律监督职责,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一直倍受人们的尊崇和社会的关注。我热爱这份职业,也十分珍视检察官职业给予我的荣誉与尊严。从事检察工作近三十年,我始终秉承着唯法是尊的信念,坚持对法律负责,以最朴素的方式理解与实践法律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的双重职责,追求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目标。对法律负责,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38.
法律经济学学科构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经济学是法学和经济学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史也印证了法律经济学是研究方法创新的结果。法律经济学从萌芽、初创、产生到发展,历经两个多世纪的演化,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被冠以不同的称谓、被赋予丰富的内涵。法律经济学的概念具有多元化、动态、法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9.
一、依法治国给法学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入 2 1世纪后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法学教育作为传播与交流治国之学的科学活动 ,要胜任法治所赋予的神圣使命 ,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一是对法律知识结构的挑战。有什么样的法律部门 ,便有与之相应的部门法学课程 ,这无疑是理所当然的。但由于现行部门法本身是随着法律调控范围的扩大而变化发展的 ,如果部门法学总是滞后于部门法律规范体系 ,缺少超前性和预见性 ,那么这本书的知识系统是难以适应法律实践发展要求的。而且 ,法治化首先要求的是社会关系在最大限…  相似文献   
40.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无论是政治的上层建筑,还是思想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并且是竖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要相适应地变革。同时,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