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334篇
中国政治   283篇
政治理论   199篇
综合类   1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杨彧  李建国 《求知》2000,(9):9-11
江泽民同志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深刻总结我们党将近80年的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特别是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作出了新的发展。那么,这一论断究竟是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呢?笔者就此谈一点个人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02.
普列汉诺夫作为一个有独特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出了重要的创新性贡献:在社会结构学说上提出的"五项论",不仅全面分析综合和补充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而且第一次提出了把社会意识划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两个层次和两个发展阶段的完整理论;在个人的历史作用问题上,深刻阐述了杰出人物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后者是由社会发展的一般原因(如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杰出人物只能决定社会发展的个别外貌;在地理环境作用问题上,明确提出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生产力的"函数"这一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学说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03.
孙晓喜 《人民论坛》2012,(11):150-151
西方历史哲学在体系的时代中形成了一种思辨的历史哲学,在分析的时代中形成了一种批判的历史哲学,又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发展为一种历史的诗学,展示了一个历史思维不断跃迁的逻辑过程。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下,历史性的思维得到不断的更新与提升,只有在历史的思维下,才能理解历史本身。  相似文献   
104.
邓明波  向绪伟 《人民论坛》2012,(20):228-229
马克思实践概念先后经过了提出、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马克思最早是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实践概念的初步设想,但其在历史领域里仍属于唯心主义。直至马克思把社会生产看作实践的基础之后,其实践概念才从唯心史观,过渡到认识论意义上的一般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并最终转向本体论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  相似文献   
105.
杨琳  陈林 《人民论坛》2012,(35):210-211
马克思克服了十八世纪早期唯物主义哲学家对利益问题的直观见解,认为利益是历史发展的源动力,其本质是谋求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和谐,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应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唯物主义利益观有助于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助于对外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相似文献   
106.
刘启春 《求索》2012,(3):132-134
知识经济的兴起为人类带来曙光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新的困惑。本文试图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来研读和审视知识经济及其背景下的知识生产力,辩证思考其正负效应,并对其价值定位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7.
舒江华  张传开 《求索》2012,(9):121-123
人道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基础,在人道主义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并不存在所谓的认识论断裂;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逻辑基础,其落脚点是人类的现实生活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和自由个性,现实的运动是实现彻底人道主义的必经路径。  相似文献   
108.
社会现代化境遇中,重读恩格斯的晚年书信有助于挖掘其思想的当代价值。从社会哲学的逻辑定位看,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四位一体战略格局中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发展是有机统一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会促进经济领域的改革发展,最终为政治、文化等领域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民主政治建设与文化改革发展的及时跟上,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有巨大反作用,从而为破解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题提供新动力和赢得制度保障;文化的改革发展释放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新契机。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帕森斯和吉登斯社会结构理论的梳理,从社会结构的含义与构成、社会结构的层次与关系、社会结构的存在条件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等四个方面比较历史唯物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和结构化理论视野中社会结构的异同,旨在深化对社会结构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0.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争议总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位有关.回应科学的客观性要求,体现人和社会历史独特性的历史性思维,二者的结合促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这二者也正是历史唯物主义创立背后的学术动机.在理论结构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包含一个前提一理论(纲领)一解释的架构.呈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考的表述逻辑.在理论性质上,历史唯物主义则具有科学、哲学的二重性.这一二重性也预示着历史唯物主义未来发展的二重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