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34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93篇
各国政治   400篇
工人农民   333篇
世界政治   1203篇
外交国际关系   806篇
法律   3600篇
中国共产党   13679篇
中国政治   13417篇
政治理论   3432篇
综合类   3783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456篇
  2022年   635篇
  2021年   636篇
  2020年   487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583篇
  2015年   1138篇
  2014年   3521篇
  2013年   3155篇
  2012年   3638篇
  2011年   4101篇
  2010年   3323篇
  2009年   3436篇
  2008年   3877篇
  2007年   2417篇
  2006年   2437篇
  2005年   1744篇
  2004年   964篇
  2003年   663篇
  2002年   939篇
  2001年   930篇
  2000年   618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途径,使意识形态的功能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与拓展,已成为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意识的多样化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坚持辩证性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一系列辩证关系,就成为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本刊邀请河北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韩振峰教授就此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东莞地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敌后战场,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研究东莞敌后抗战的历史地位,并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华南敌后抗战的历史功绩。一、日军全面入侵华南  相似文献   
4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又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45.
应当以怎样的历史价值取向认识和推动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经济改革已走过了27个年头,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在改革进程中多种深层次矛盾的出现,以何种历史价值标准评价已经发生的改革,要不要继续改革,以怎样的历史价值观推动改革,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评价改革必须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着眼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大势,以辩证的思维观察分析问题。评价改革必须坚持制度性标准、发展性标准和利益性标准的有机统一,以科学发展的历史价值取向积极把改革推向前进。当前,人们之所以在改革的价值取向上存有一些疑虑,甚至产生一些争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改革在促进发展和提高效率的同时,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目标受到冲击而使一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失。因此,深化改革必须注重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46.
钟世范 《传承》2006,(6):50-5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科学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突破、新飞跃。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都在研究规划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各行各业都在探讨如何服务于和谐社会构建。那么,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的监狱,应如何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呢?  相似文献   
47.
铁路改革过程中,企业的重组、合并所带来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碰撞,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影响企业战略的实施和改革的深化。在铁路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要使铁路企业的合并重组真正产生“1+1〉2”的效应,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一、尊重文化差异,形成文化融合发展强势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凝聚全员合力。按照路局直管站段新的管理体制的要求,各系统大力度合并重组,整合为新的单位。原来各单位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干部职工价值取向的差异。因此,要想尽快统一凝聚干部职工群众思想,释放出最大的战斗力,就需要我们在深化铁路改革过程中寻…  相似文献   
48.
联合课题组 《求知》2006,(10):36-38
一、和谐要讲原则 企业和谐,不是表面上的和和气气或无原则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和谐要讲原则”,这是通过总结合资企业发展过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得出的共识。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没有成熟的企业合资合作经验和完善的政策规定,有的中方企业经营者把和谐理解为无原则的“合作共事”,怕与外方发生矛盾而无条件地服从,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敢坚持原则;有的中方企业经营者只考虑企业利益而忽视员工利益,在员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敢站出来为员工讲话,怕因此而影响与外方的关系,造成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关系紧张,企业内部矛盾凸现、问题重重。这些深刻的教训表明,构建和谐企业,不能不讲原则。构建和谐企业,要坚持以国家、企业和员工利益相统一、相兼顾为原则,以保障国有资产权益为前提,用发展的大目标去化解矛盾、调解分歧、凝聚力量:要区别中外双方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确立和谐的原则。  相似文献   
49.
社会主义的公平与公正必须基于经济平等之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规定了在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相对平等原则。认识现阶段分配领域中存在的公平与公正问题,就应当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符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倡导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保证社会主义的公平与公正更加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50.
高春常 《美国研究》2003,17(2):87-113
在北美殖民地时期 ,烟草经济的成长导致切萨皮克地区的奴隶人口出现了不断增长和地区扩散的势头 ,并最终实现了奴隶人口的自然增长 ;反过来 ,人口因素的变动又推动切萨皮克地区的奴隶制在运行效率、法律体制和黑人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