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快乐大叔 《党课》2010,(1):96-98
在45岁的时候,已经鬓角发白、满脸皱纹的县令教谕海瑞终于晋升为浙江淳安县令了。  相似文献   
22.
政风与民风     
《宋稗类钞》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范廷贵的官员提兵过金陵时,驻守金陵的张忠定问道:“你一路上经过许多地方,可曾看到好的官员?”范廷贵答道:“昨过袁州萍乡县,该县县令张希颜我虽不认识,但我琢磨这个人是个好官员。”张忠定说:“何以见得?”范廷贵答:“自入萍乡县境,驿传桥道都很完备,设备很新。田亩已开垦,野无惰农。  相似文献   
23.
明代万历二十三年,刚当上吴县知县才几个月的袁宏道写信给朋友说,现在已经知道人生做吏甚苦,做县令尤苦,做吴县知县更是苦上万万倍,比牛马还不如!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上官如云,过客如雨”,来来往往都要县令早晚接待。  相似文献   
24.
刘睿  春灵 《江淮法治》2009,(4):37-37
相传广东有个县令,由于他问案多似儿戏,却断明了许多疑难案件,人们称他有神明之目,给取了个外号叫颠梅。  相似文献   
25.
这是一种熟人社会与官场潜规则语境下才可能发生的黑色幽默。这样的黑色幽默剧还在不断上演着,值得我们警惕。  相似文献   
26.
古代有这样一则故事:崇阳县令发现一库吏从银库中走出来,头巾里藏有一文钱,便要打库吏。库吏不服气.高喊道:“一钱何足道!你能打我.还能杀我吗?”县令挥笔写就“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木锯断,水滴石穿”。遂斩了库吏。“一钱斩吏”的典故,在今天对人们仍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27.
古往今来,当官的毁在“身边人”手里的人不少。《聊斋志异》里就有则故事,讲的是邹平县令李匡九,为官清廉又明察,从不贪污,判案准确,但手下的小吏、门房都受贿,他却蒙在鼓里。有一次,一个富翁被别人诬告,便去求县衙的门房想法子。门房说:“李县令要你送二百两银子来,包你没事。”那富翁急忙拿来一百两银子。门房又说:“一百两只是个半数,只怕县令不会答应。这样吧,你跟我来,看我对县令说了后,他的态度如何?”  相似文献   
28.
<正>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有这样一个情节:朝廷命官李瀚去江苏山阳县调查邗沟覆船事件,调查中发现当地官员有贪腐行为。山阳县令试图贿赂李瀚,遭到拒绝,最后,山阳县令指使手下将李瀚勒死,然后又制造了自杀的现场。最后,神探狄仁杰出马,侦破了此案,李瀚的死因才大白于天下。  相似文献   
29.
释联养老     
何竞 《江淮法治》2011,(11):59-59
襄阳县县令李祖荫,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一位清官。他时常独自一个人走街串巷,察看民情社风。 这年腊月三十晚,李县令上街溜达,在一个偏僻的小巷里,他被一副春联吸引住了。只见上联写着:家有万金不富;下联是:命有五子还孤。横联是:莫笑莫笑。  相似文献   
30.
岑燮钧 《各界》2011,(9):55-57
咸丰二年(1852年),段光清从浙江江山紧急调往鄞县,是因为鄞县接连发生了严重的“群体性事件”。段光清向以干练著称,也算是“奉命于危难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