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45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476篇
中国共产党   95篇
中国政治   294篇
政治理论   63篇
综合类   15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说明,目前我国公民的就业平等权保护不足。这种情况不利于维护我国法律的权威,不利于维护稳定的法治秩序,也不符合就业平等权保护的国际化潮流。应当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加强对公民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护,为此需要从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2.
妇女就业中遭受“隐性歧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妇女在就业中遭受"隐性歧视",已成为阻碍妇女成为先进生产力创造者的社会问题.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男女平等观,鼓励妇女从家庭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这是消除就业"隐性歧视"的根本;其次,要致力于提高妇女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使妇女有实力去竞争合适的岗位,这是消除就业"隐性歧视"的关键;最后,要健全保障妇女就业的政策法规,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措施,使侵犯妇女平等就业权利的行为能够受到严厉惩处,这是消除就业"隐性歧视"的保障.  相似文献   
23.
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呈逐步加快趋势。从2002年至今,每年拥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大约1亿人。随之而来,中国出现了一个游离于城市边缘的特殊群体———农民工。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因素,农民工权益被损害现象十分突出,此问题应予以足够重视,使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24.
就业平等权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享有的就业机会、就业身份、就业规则等方面平等对待,以及基于特殊需要的合理的区别对待的权利。合理的区别对待的理由必须有充足的证据予以支持。当前我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平等权保护的立法不系统、不完整,法律适用性不强。保护大学生就业平等权,应当完善相关法律,从就业歧视的认定和判断标准、举证责任的方式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25.
许波 《人大论坛》2012,(4):41-41
“走着走着,迎面来了两位民警要查我的身份证,还将身份证号输入读卡器中,查看是不是坏人,好吓人啊!”18日,一名市民发出微博,引起不少网友关注。——对此。广州警方回应称,路面警员根据目测,仅对形迹可疑的人员以及携带的物品进行截查,不是对所有人员进行截查。  相似文献   
26.
画中有话     
《党员干部之友》2013,(5):63-63
教育部:招聘不得限定985、211高校。针对部分毕业生遭遇就业歧视,教育部近日发出通知: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27.
刘文斌 《法制与社会》2012,(18):107-108
贪污罪和盗窃罪作为两类高发的财产犯罪,却得到了我国现行刑法歧视化的不同法律评价。在犯罪主体上,存在草率定性和隐性身份歧视问题;在犯罪的主观方面,对重者无罪推定,对轻者却有罪推定;在犯罪客体上,评价标准或虚或实、倚轻倚重;在犯罪的客观方面,法律对二者行为方式的纳入程度并不均衡。这就造成了在法的适用层面存在诸多难以令人信服的矛盾之处,所以有必要对现行的相关法条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28.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迁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受侵害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力求从分析原因入手,提出一些改变这一不公平社会现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
《学理论》2016,(6)
传统的国际法教学模式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国际法理论和国家实践的经常不一致性。破解这种难题的关键在于调整国际法教学思路,把以往的被动接受性学习,改变为主动创造性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为反向创新教育,它对整个课程体系的变革乃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劳动力市场还在逐步健全之中,新增劳动力数量庞大,劳动力市场总体上呈现出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就业形势严峻。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在一些地方和经济组织中受到的就业歧视也日渐严重,歧视的形式亦多种多样。就业歧视对刚迈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而言,不仅侵犯了他们的包括就业权在内的多种劳动权利,而且这也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相背离;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并且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对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歧视的表现和其成因,通过实证的方法做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法律和加强反就业歧视执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