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166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助企服务,是政府服务企业的方式创新。政府购买服务衍射出嵌入式治理和反向嵌入式治理两种方式,具有依附性嵌入的特征。佛山市禅城区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运营企业服务中心,由其面向全区企业提供相应的助企服务,体现出独特优势。但政府购买助企服务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也产生了利益冲突、能力偏差、制度阻滞、信用存疑等多重困境,为此可通过加强协调、提升能力、完善制度、信用塑造等策略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2.
母子公司相互持股异于一般公司间的相互持股,其对传统公司法基本原则与具体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并导致了一系列法律问题。我国时下的公司法修改应秉承公司法的基本精神,原则上允许母子公司相互持股,但相应地,可以规定对母公司的直索责任并限制子公司反向持股的表决权。  相似文献   
103.
论商标功能的实现途径与反向假冒的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标是商品的标记,集来源识别、质量保证、市场开拓、形象塑造、商誉积累诸功能于一体。商标赖商品而存在,商品假商标以流通,商标功能的价值化凸显使商标超越了纯粹的标记性符号而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财产形态。具有战略眼光的经营者不仅重视现实的经营利益,更关注潜在的竞争优势,因此驰名商标的培育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其经营战略的重要内容。反向假冒行为蛮横地割断了商品与商标的联系,盗用了他人商品的信誉,阻碍了他人驰名商标战略的实施,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背离了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准则,理应被商标法禁止。  相似文献   
104.
商标的反向假冒应涵盖隐性反向假冒行为.商标的反向假冒是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框架内,应由<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共同规制.为适应加入WTO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情节严重的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应予以犯罪化.在设立反向假冒商标罪之前,可通过司法解释对现行<刑法>第213条进行扩充解释,将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纳入刑法规制.  相似文献   
105.
王薇 《法制与社会》2010,(11):195-195
WTO内部存在着“司法”与“立法”层面两种不同的决策机制。相较采取‘协商一聍的“立法”决策机制,采取“反向协商一致”的“司法”决策机制更能体现效率的要求。因此,“司法”渗透到“立法”层面,就会架空强调民主的“立法”决策机制,从而引发WTO的民主危机。  相似文献   
106.
反向工程在传统产业及信息产业中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可以限制发明人的技术垄断,节约研发的成本,促进技术进步并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反向工程问题不仅涉及发明人个人的利益,而且关系实施人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在确定反向工程的实施条件时,应当注意平衡上述利益关系,并根据各产业的特点完善这一制度,以促进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7.
段林 《法制与社会》2010,(8):108-108
反向假冒的性质历来在学理上有争议,商标法将其定性为侵权行为并不能全面揭示反向假冒的性质,从性质竞合的角度来认定反向假冒更利于保护权利人的利益。另外通过对权利用尽理论的研究更能加深我们对反向假冒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8.
杨晓畅 《法制与社会》2010,(14):105-105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在他们的知识产权法或商标法中将反向假冒认定为商标侵权行为。我国也在2001年修改商标法时将反向假冒规定在第五十二条第四项"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虽然法律对于反向假冒是否属于商标侵权已有定论,但理论上仍有讨论空间。本文将从理论上探讨反向假冒是否是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109.
“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现象研究述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迁,青少年"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日益凸现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本文总结了十五年来国内对青少年"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问题研究的状况,探讨了青少年"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在今后的研究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0.
商标领域的反向假冒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