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626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123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1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史建三 《法学》2006,(12):94-98
反垄断法立法过程中,立法者面临既要鼓励国内企业进行并购以提升国内企业的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又要限制外资并购以防止外资企业垄断我国市场的两难选择。然而,在目前反垄断法草案中,关于经营者集中的有关规定并未妥善解决这一对矛盾。通过对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基础数据的质疑和对国外反垄断立法例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提高申报标准和增设自愿申报及事后备案制度的修改建议以及完善自愿申报及事后备案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52.
张艾清 《法商研究》2006,23(4):146-153
公共政策一直是衡量争议事项是否具有可仲裁性的决定性标准。反垄断争议因具有很强的公共政策性而一直属于不可仲裁事项。近年来,在欧美国家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公共政策已不在争议的仲裁性问题上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反垄断争议也可纳入仲裁事项的范畴。我国的法律对于反垄断争议的可仲裁性问题未作明确规定,这既不利于我国仲裁事业的发展,也不符合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发展趋势。我国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做法,在法律中对反垄断争议的可仲裁性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953.
一、问题提及的理据根据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引用的资料,仅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企业因知识产权纠纷引发的经济赔偿累计已超过10亿美元。1这些案件多数具有行业性、技术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严重削弱了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此,建立相应的法律机制,以知识产权法、对外贸易法、反垄断法抑制知识产权的滥用,规制限制竞争行为固然重要。而在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中利用非政府组织的行业协会的特殊优势,充分认识和有效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同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是加强我国企业应对W…  相似文献   
954.
20 0 3年底是我国入世两周年。由中南大学法学院和华东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于 2 0 0 3年 1 1月在华东政法学院共同举办 ,并有全国各地多所大学经济法学专家学者参加的“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立法的影响”学术研讨会 ,与会者就中国入世后在社会经济、法律制度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行了深入研讨 ,本刊编辑部约请华东政法学院徐士英教授将本次研讨会上的重要发言及提交的文章进行编辑 ,并经发言者和论文作者的同意 ,以笔谈的形式刊载于此。  相似文献   
955.
从微软案看中国的《反垄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司法部为什么要起诉微软美国的反垄断法主要是指1890年的谢尔曼法和1914年的克莱顿法。它们实体法内容主要指一个企业如果取得了垄断地位或者市场支配地位,势必就会提高产品的价格,降低对市场的供给,从而就会使社会收入不公平地从消费者手中转移到自己手中。因此,在市场存在垄断或者垄断趋势的情况下,政府应当通过反垄断法进行干预。这种干预不是限制企业的自由竞争,而是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代替市场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美国司法部对微软公司提起反垄断诉讼的依据是谢尔曼法的第2条。该条款规定,任何人若从事垄断或者…  相似文献   
956.
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是垄断行为还是垄断结构,理论界颇多争议。本文从垄断这一复杂的概念开始,具体的分析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进而得出目前反垄断法应以垄断行为作为规制对象的结论。。中国的要制定反垄断法,是由中国特有的国情来决定的。本文接下来进一步讨论和分析中国之所以应以垄断行为作为其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7.
本文从四个方面比较了芝加哥学派与后芝加哥学派在反垄断思想上的差异。第一 ,市场机制能否调节市场失灵 ,或者说市场经济是否需要反垄断法的干预 ?第二 ,反垄断法究竟是以促进经济效率为首要目标还是以保护消费者福利为首要目标 ?第三 ,现实中厂商是否存在掠夺性定价 ?第四 ,纵向约束是否妨碍竞争 ,如何妨碍竞争 ?另外 ,文章还提供了反映美国反垄断政策从芝加哥学派向后芝加哥学派转变的一些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958.
朱虹影 《法制博览》2023,(15):136-138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使数字化信息被社会共享,市场信息透明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空前繁荣。各平台对数据进行提取、分析、筛选、再组织等,使有效信息显现,供其有效利用。算法作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通过处理数据,联系本身孤立的数据,有效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故此被平台经济市场青睐。而以“大数据杀熟定价”、消费者被限制交易为代表的一系列不合理利用算法导致的问题陆续出现,以致大数据时代下实施垄断行为空前容易,不同程度地损害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权益。特别是算法共谋行为,其协商过程的隐蔽性与模糊性、主体的特殊性导致对其的认定和管理棘手,急需相关反垄断监管措施和法律进行监管和规制,算法共谋行为应成为当下反垄断执法的重点,以此来促进市场公平、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59.
金美蓉 《法学家》2020,(2):160-174,196
中国企业在美国的一系列反垄断诉讼发生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美国在经贸关系中博弈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之下,其中涉及了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域外适用、国际礼让原则、外国法查明、外国政府对本国法律解释的效力等一系列焦点问题。在相关案件的判决中,美国法院就上述问题的观点和论述存在诸多漏洞和偏颇之处,包括限缩适用"国际礼让原则"中"真实冲突"的条件、外国法查明中客观性的缺失等。而未来随着中国企业日益成为美国反托拉斯重点关注对象,中国企业会面临更多挑战,需从美国国内法、国际法、中国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企业自身行为的合规性等方面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960.
越南航空汽油公司(Vinapco)垄断案(1)是越南《竞争法》生效10年来由竞争行政管理机关依其职权唯一主动提起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案件。本文透过该案分析考察越南《竞争法》在立法目标及反垄断法律责任问题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建议,以期待越南《竞争法》立法目标的统一性和反垄断法律责任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