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38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1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9篇
法律   1120篇
中国共产党   655篇
中国政治   731篇
政治理论   180篇
综合类   55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新湘评论》2006,(4):60-61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同时决定以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为三人小组,全权指挥军事。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42.
准确理解商业贿赂的概念有利于正确把握反商业贿赂工作的基本范围。目前,有必要从四个方面对商业贿赂的概念进行重新思考。一是从法律的视角审视商业贿赂概念,汲取政策概念中的合理因素;二是必须扩大视野,从商业贿赂违法犯罪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商业贿赂犯罪重新认识;三是借鉴国际和外国的立法经验,统一协调商业贿赂犯罪的具体内容;四是在预防和打击商业贿赂犯罪方面,统一执法机构。  相似文献   
43.
2005年12月下旬,国务院法制办对《反垄断法》(草案)进行了一次较大改动。其中,一直被视为中国《反垄断法》(草案)最大特色的“禁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一章——即通常所谓的“反行政垄断”——被整体删除。与此同命运的还有相应的法律责任条款。  相似文献   
44.
商业贿赂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现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贿赂现象在我国已经达到泛滥的程度。目前,我国已经将治理商业贿赂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商业贿赂泛盛机理主要体现在:市场主体的趋利性是商业贿赂存在的前提条件;法制不健全助长了商业贿赂的泛盛;执法体制不顺使商业贿赂得不到应有的惩治;一些行业已形成的"潜规则",给惩治商业贿赂行为带来了不小难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构建反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设置防范机制,遏制商业贿赂;完善举报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权力寻租机会;建立和完善职业道德,加强行业自律;营造健康的商业文化等治理我国商业贿赂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45.
老骥  仁厚 《人民公安》2006,(4):16-22
“狱友帮”作案是非常令人关注的现象。“狱友帮”是指因在同一监狱服刑而结成的犯罪团伙。这些人出狱后难以为主流社会接纳和认可,在自己的圈子中能够产生认同感,加之在监狱中结识不少“狱友”,不可避免相互联系、交叉感染,从而形成犯罪团伙。他们都有过“二进宫”、“三进宫”的经历, 通过总结自己以前犯罪的“经验教训”,具备了一定的反侦查能力,容易铤而走险、再次“犯罪升级”。下文案例就显示了一个“狱友帮”从组成、策划犯罪直至覆灭的过程——  相似文献   
46.
反垄断国际合作中的积极礼让原则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反竞争行为也全球化了。当来自国外的反竞争行为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利益,而域外管辖权的行使又受到较大制约时,积极礼让原则的运用可以有效协调相关国家间的关系,共同遏止反竞争行为。积极礼让的基本特征是它的自愿性。自愿性既是积极礼让存在的现实基础,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作用的发挥。但作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多年倡导并为许多双边协议所确认的避免域外管辖权冲突和实施反垄断法合作的一个基本方式,积极礼让在未来的国际反垄断合作中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毛泽东反对迷信的思想始于“五四”运动时期 ,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在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从急进的文化批判视角到以政治、经济斗争引导群众再到系统的运用唯物辩证法、自然科学反对迷信 ,其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8.
商标淡化是冲淡驰名商标与其核定使用商品或服务之间的特定联系,削弱驰名商标识别性和显著性的行为。商标淡化有三种表现形式,具有多重法律属性,危害极大。须从立法和实践两方面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49.
沈成 《法治研究》2006,(10):58-59
允诺禁反言是英美法中特有的一项重要原则。要给允诺禁反言下定义并不容易,按照通常的定义,允诺禁反言是指“允诺人若有理由预见其允诺会引致受诺人或第三人作为或不作为,且其允诺引起了此种作为或不作为,为了公平的目的该允诺是可以强制执行的”。  相似文献   
50.
曾东萍 《同舟共进》2010,(12):25-26
《同舟共进》:“人们在歧视我们,我们何不到人群广众中去,要吃大餐饭,要挤公共车,要进电影院。甚至对着那些歧视者偏去摸他们的手脸,对他们打哈欠、吐唾沫。那么,我们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就和我们是一样的人了!”这是患乙肝的作家贾平凹在他的散文《人病》中表达的对“排斥感”的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