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33篇
工人农民   89篇
世界政治   1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76篇
法律   1367篇
中国共产党   670篇
中国政治   1338篇
政治理论   371篇
综合类   7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理论与当代》2006,(8):56-56
孙荣飞在6月26日的《羊城晚报》上报导:6月25日,中国经济50人论坛“长安讲坛”在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论坛上指出:“贫富分化背后的因素,一是腐败,二是垄断,”惩治腐败以实现机会平等是跟效率提高相关的,垄断部门收入非常高也造成不平等。“因此,要缩小收入差距,最重要的就是把腐败治住、使垄断行业实现市场化。为此吴敬琏呼吁,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一定要很快建立起来,“起码第一支柱是全民低保,这应该是一个约束性的政策,是国家财力完全做得到的。”  相似文献   
62.
诚信·公平·权利——“民法人”教学新理念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现代高等教育应当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并结合民法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需要对“民法人”这一教学理念进行探索和阐释。民法人的素质或品质可以定义为:民法人是讲诚实、守信用的人,民法人是具有平等价值观和公平观念的人,民法人是懂得尊重他人权利的人,民法人是具有社会公德意识的人,民法人是具有义务观和责任感的人,民法人是系统掌握和精通民法知识的人。  相似文献   
63.
一个人民教师应把学生的冷暖、喜怒哀乐和成长变化的"晴雨表"时刻放在心上,牢记使命、高度负责、保持自律、平等待生,抓紧时间进行针对性教育,以幽默或平易近人之态面对各种问题。为此,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意改造主观世界。  相似文献   
64.
在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中,平等和公正是优先考虑的问题,平等是公正的基础和前提.在等级社会,没有平等,也就没有真正的公正.在近代社会,由于法律制度以及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的确立,出现了形式平等,而实质平等则没有实现的可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仅要确立形式平等,更主要的是要实现实质平等.平等与公正是有着广泛社会价值的,在人的创造性能力的实现中,平等和公正能够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而且,我们当前所面对的地区性和世界性的问题,也需要通过平等和公正的途径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5.
张衍阁 《法人》2005,(8):76-78
物权法草案在私有财产的规定方面还比较全面。不足之处是对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规定太多,不利于对所有财产和所有权的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社会上普遍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尊重孩子和平等对话,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而忽视或不主张对学生采用惩戒手段。诚然,对孩子激励和赏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时,正确使用惩戒手段,教育罪错未成年人,并保护另一部分受害的未成年人,仍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7.
郭道晖 《中外法学》1991,(5):20-24,31
<正>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权的双重属性马克思、恩格斯透彻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也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权有过精辟的论断.他们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的人权";"人权本身就是特权",等等,这些都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68.
杨金颖 《前沿》2004,(4):134-136
生育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科学理解生育权 ,明确生育权的法律属性 ,对立法中制定和完善有关生育权的法律规定 ,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9.
论经济权利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权利是由传统的自由权性质的经济自由发展而来的新型权利,它具有国民要求国家积极作为的社会权性质.出于保障公民独立的经济地位的需要,现代宪法中的经济权利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逻辑自足的复合权利,主要包括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保障权.其中财产权是对传统的经济自由的吸纳,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则是新发展出来的社会权,目的在于弥补传统经济自由的机会平等的不足,为公民的独立经济地位的形成创造条件平等.经济权利的宪法保障也呈现出多样性,对财产权的保障仍然延续了传统的妨害请求的模式,而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则依照国情,采用方针条款、宪法委托、制度保障、作为请求等复合模式.就我国宪法来看,经济权利的性质和内涵仍存在争议,宪法保障仍不完善.  相似文献   
70.
论我国基础教育的性别公平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自从1986年实施《义务教育法》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得到了巨大发展,男女两性不仅享有法律上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而且实际的受教育机会也日益平等。但是,在不同地区以及城乡之间,基础教育领域的性别差异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基础教育中的性别平等还没有完全实现,而且,随着社会经济转型,新的问题也在基础教育领域不断出现。本文采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以及第二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的数据,从基础教育的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和内容以及教育结果三个层次上来讨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性别差异,力图从教育公正以及性别平等的角度来说明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尤其是在贫困农村地区和流动人口中,相当数量的女童的受教育权利还没有得到切实保障。本文建议,要从政府、家庭以及教育系统本身着手消除基础教育体制、观念以及内容上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