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5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35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17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3篇
法律   4226篇
中国共产党   506篇
中国政治   1330篇
政治理论   362篇
综合类   152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541篇
  2013年   559篇
  2012年   587篇
  2011年   598篇
  2010年   522篇
  2009年   592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433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攀供是指共犯或有牵连关系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本案被告人的揭发。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6条的有关规定,无论共犯攀供被理解为证人证言还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来设计、改造攀供制度,明确地规定共犯攀供的使用规则,协调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相似文献   
992.
民事再审程序中“新的证据”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审程序中新的证据应当是指当事人本应在原审审理时提出,并且依据该证据足以获得对自己有利的裁判,但因客观原因在原审审理中无法提供,而在原审庭审结束后才收集到的证据。并且当事人需对客观原因的存在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同时还要对自己主观不存在过错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93.
案卷中的口供与证据——一个实证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C市J区1984、1994、2004年度审结的各50起刑事案件案卷中证据种类的结构分析发现,抽样案卷中的证据种类结构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并非实质性的,特别是口供与其他证据之间数量之间的比值未有明显的变化,物证类型结构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并不能从中看出这20年来侦查机关获取证据能力的改善和提高,同时,我们还发现证人证言的数量却呈大幅度下降,由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推断侦查实践中对讯问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国家对侦查的投入不足,侦查实践技术含量较低,在客观证据获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侦查的推进势必依赖于讯问所能提供的证据线索。  相似文献   
994.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21日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条、第十三条、第七十二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第七十六条对建立我国的诉讼证据自认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审判实践就如何认识自认规则,以及如何适用自认规则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95.
“廌”字上半是鹿头下半是马腹,指的是头角似鹿而腹尾似马驴的动物——麋鹿。“法”是个描述自然水流的会意字。法是人观察自然物象,取法自然物象,所思所悟而洞察到的自然恒常的规则,是事物反复变化之中的不变规则。这类规则于日常习见于流水之形,或者说习见于流水之形和奔廌(麋鹿)之象,所以造字者取这样的日常习见的形象而构造成法(灋)字。人们见到“法”字犹如目睹流水之形,见到“灋”字则似同时观看到流水之形和奔廌(麋鹿)之象,从而明白法(灋)字所揭示的是事物变化之中的不变规则,是恒常的自然规则。  相似文献   
996.
推定在民事侵权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已经比较普遍的适用,我国建立推定规则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建议我国建立比较完善的推定规则制度。  相似文献   
997.
人民法院执行公开是确保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是解决执行难、执行乱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审判公开原则的主要内容,是实行程序正义、"阳光司法"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有关司法解释和深圳市司法机关的做法,从执行公开的目的、范围和具体制度进行探讨,以期完善执行公开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998.
杨力 《唯实》2007,(4):86-90
昂格尔法律秩序不是各种社会的普遍现象,而是与近代欧洲自由主义社会的形成相关的,它的最大特性就是自治性,表现在拥有民众的普遍参与、多元化的利益集团、历史传承的内部规则、达成一致的价值认同。昂格尔提出的这种法律秩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概念工具,其中,国家权威之于法律秩序难以自足,需要民众参与;单一的等级结构大厦将倾,需要多元化的权力分配与制衡;人为设计的外部规则呈现的刚性,需要优长的法律文化加以浸润;精英意识的实证主义,需要建立新型的交叠共识。  相似文献   
999.
贸易与人权的关系问题是贸易关联问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从国际贸易法和人权法的二元规范关系角度进行探讨有所不同,彼德斯曼的WTO权利宪法论以内涵扩张的基本权利为核心,将其建构为贸易权与其他人权在权利谱系中的一元关系问题。这种一元论依托于实质意义的立宪意义上的宪法观念,即宪法的最优异特征是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一元论在理论上的不足,显现在贸易权的宪法性质不明、公共利益条款的扩大解释自相矛盾、WTO实质宪法的基础规范缺位以及权利谱系欠缺发展权等4个方面。目前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国际层面,贸易权与其说是一种基本权利,毋宁说是一种基本权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00.
经济学视野中的越界建筑法律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越界建筑制度中,虽然各国立法在赋予被越界方的救济手段上存在差异,但除法国法以外,各国一般均规定了被越界方不得基于物上请求权请求拆除越界建筑、越界方主观上善意或无重大过失时被越界方负有容忍义务以及使用者付费三项内容,美国的普通法也有类似制度。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各国基本上都采纳了责任规则而非财产规则与不可让渡规则。因此,越界建筑制度显然属于财产权法律保护的例外。各国物权法在这一制度上一反常态地舍弃财产规则而改采责任规则,实质是要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被越界人土地物权的绝对性,强制实现土地物权向越界人的移转,以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