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154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9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在不同历史时期证据制度下,口供在诉讼中占据的地位是不同的,并且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口供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定证据的一种,其具有真伪两面性,对待口供应该不轻信口供,同时重视发挥口供的作用,我国应当采取措施进一步使口供地位科学化,以更好的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32.
33.
李永涛 《公安研究》2008,(12):29-32
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强调了物证在刑事诉讼中的核心地位,其精神实质是要确立物证本位的侦查价值观。然而,我国长期受纠问式诉讼观念的影响,刑讯逼供、缘供取证现象屡见不鲜,物证本位侦查价值观并未在实践中真正确立起来。转变传统的侦查价值观,要提高侦查队伍素质,转变诉讼价值观念,强化证据意识,推进刑事科学技术发展,提升侦查破案的技术含量,加强对侦查过程的司法审查力度。  相似文献   
34.
口供在中国的刑事司法史中占据着"证据之王"的宝座长达一个多世纪,这种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着古代法律思想的发展逐渐成就的。  相似文献   
35.
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推翻原有口供的现象一直存在,且占有一定的比例,处理起来也较为棘手。翻供是典型的供述不一致现象,其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被告人自身的主观原因;二是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口供的审查.除审查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外,还必须审查其应有的补强证据,否则不能单独定案。对待翻供和原供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允许翻供,同时认真审查翻供和原供的真伪,对二者既不轻视.也不轻信。因此,通过对口供特点的分析和翻供原因的总结,能够正确解决翻供情形下的口供审查认证问题.  相似文献   
36.
口供是刑事诉讼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据,关于口供的运用问题是目前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在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功能角度对口供进行剖析,进而对我国立法和司法对待口供的态度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7.
在铁路货盗案件的定案过程中,尤其是在盗窃犯罪团伙供出的积案中,被告人的有罪供述,即口供,在整个证据链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团伙犯罪中仅有被告人的一致的、没有相互矛盾的、取证程序合法的供述而没有其他物证的案件,能否定案?我们认为,既要坚持“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不能定案”的原则,也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灵活掌握。同时,遏制刑讯逼供,既要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要合理科学地设置举证责任,也应当理性对待口供的证据价值。  相似文献   
38.
略论沉默权     
  相似文献   
39.
40.
非法证据是侦查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或方法而获得的证据。它是否具有证据能力是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中非常重要的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对非法证据的效力在理论与实践中比较混乱的状态,本文参考国外的有关规定和对非法证据取舍的价值选择的评述,探讨如何确立并完善我国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