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19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34篇
中国共产党   45篇
中国政治   120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现代法学》2014,(3):143-153
近年来民间借贷案件激增,妥善解决纠纷方可维护社会稳定。证明借贷关系的基础证据是当事人陈述及书证,其中书证主要包括借据及转账凭证。书证既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民间借贷案件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在不同的阶段有"举证完成"与"后果承担"两层不同的意义。经验法则、测谎技术皆可运用于证明过程。法官应全面、客观地审核各种证据,运用逻辑推理和经验法则对证据进行综合评判。民间借贷案件应确立以法律真实为基础的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52.
2011年6月10日,浙江省法学会科技法学研究会在杭州专门就吉利"陆虎"商标案举行了研讨会。来自浙江省法学会、浙江省法学会科技法研究会、浙江省社科院等科研机构,杭州市仲裁委、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浙江办事处、吉利集团等单位,以及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多所高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商标法热点问题研究以‘陆虎’商标案为例"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本着维护法律正义,对吉利"陆虎"商标争议案提出了各自看法,观点各具匠心、百家争鸣,为保护中国企业合法商标权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实践依据。本刊收录、整理了有关专家、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期望引起人们对相关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53.
【案情】小李与几名同乡青年进城在一家公司从事客服工作近半年了。当初公司口头承诺月工资1500元,但只发了两个月就以资金紧张为由停发了。起初,小李与同乡们也要求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但经理说已过了签订时间,就没有签。公司和小李之前没有签劳动合同,小李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54.
李浩 《中国检察官》2011,(17):76-76
从《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实施九年的情况看,该规定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对那些被证明为既符合民事诉讼的规律,又契合我国国情,取得良好效果的规定,自然应当把他们上升为立法,如关于当事人申请法院收集证据的条件和程序的规定、法院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的规定、调解或和解中自认效力的规定、证明妨碍的规定等。  相似文献   
55.
8月23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其"十年政纲"两岸政策记者会上宣称,"九二共识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因而没有"承认或不承认、接受或不接受的问题"。对此,国民党方面连日来重手回击,反复强调"九二共  相似文献   
56.
案情回放2007年9月20日龚女士入职紫薇公司任销售经理,与公司口头约定月工资为4000元,但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09年12月16日双方因差旅费报销、销售回款等问题发生争议,并共同到当地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相似文献   
57.
杨学友 《检察风云》2014,(21):60-61
一对再婚老人立下口头约定:“百年之后合葬在一起,争取下辈子还做夫妻!”然而,一方去世后,其子女坚持主张“我母亲一定要与我父亲合葬”,而再婚老伴却要求按“约定”合葬,法律会支持谁呢?  相似文献   
58.
国际刑事证据规则与我国刑事证据立法在模式、证据种类、证据的收集和披露、证据的采纳和评价、证明标准和证明责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别,但其基本内涵对我国改进完善刑事证据立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鉴价值。我国可在刑事证据立法的方向上借鉴国际刑事证据规则,即确立在证据采纳和评价上的自由原则和证据收集、出示和质证上的对抗式模式,具体制度上可借鉴证据种类、书面证言的采纳规则、证人保护措施等制度。  相似文献   
59.
岳碧寒 《法制与社会》2011,(35):261-262
2010年10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其后各个地方的中级、基层人民法院在最高院的指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量刑程序改革试点工作,大力推动了我国的量刑制度改革,但是由于我国有关于此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初步展开,在改革与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
刑事补强证据规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法律规定的运用证明力薄弱的证据定案时,必须有其他证据对之加以证实以增强其证明力的一种证据运用规则.它要求对特定证据,即证明力薄弱的证据进行“补强”,否则不能直接定案.2013年《刑事诉讼法》第53条保留了该规则,并进行了完善.但我国补强证据规则的构建框架还比较粗略,尚不足以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因此,补强证据规则的完善对我国证据规则的理论体系和指导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