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2篇
法律   777篇
中国共产党   626篇
中国政治   993篇
政治理论   215篇
综合类   29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民国书商平襟亚出版的“清代名吏判牍”系列中的部分内容可疑,其中两则“妙判”均改编自乾隆朝刑部驳案。平襟亚改《驳案续编·刨坟掘棺偷窃二次》为《曾国荃判牍·开棺见尸之妙判》,通过改变原案情节和审级,将本系从州县到皇帝各级均参与的死刑案件变换由地方直接审结,将本属于刑部的纠错意见安插在曾国荃名下。在编造《袁子才判牍·借端诬陷之妙判》时,平襟亚虽效仿《驳案新编·擅用赦字世表字样拟徒》中由重改轻的裁决思路,却将乾隆帝处理文字狱的综合考量,错置为袁枚的宽仁主张。两则“妙判”是典型伪作,具备共性,据此解析平襟亚作伪手法及动机,有助于对同编者及同时期出版的其他清人判词明辨真伪、去伪存真。  相似文献   
112.
中国古代先问亲邻制度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柴荣 《法学研究》2007,29(4):131-141
田宅交易先问亲邻的制度在法律中出现始于后周时期,在宋元时期达到极盛。明清时期,国家律典对此不再作强制性规定,但在民间习惯中,先问亲邻的做法仍广泛存在。这一制度能最大限度地将土地保留在本宗族的内部,减小交易风险,并协调家族成员关系。它与现代民法中的优先购买权和相邻权等制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3.
张俊福 《理论月刊》2022,(8):154-160
本土化是当前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关键词和核心理念。但是如何本土化却是一个关切到小说理论建构及阐释话语体系内转的复杂过程。本土化的核心在于对民族精神的体认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回归,民俗性视角的审视有助于厘清中国古代小说的本土生成语境及其自身文体发展演变的特殊形态,以追本溯源的形式来确证中国古代小说的本土文化基因,从而为其回归传统文化语境、传统精神内核、传统民族特质的本土化研究思路提供一种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14.
赵桃 《今日民族》2001,(9):46-47
“陇西世族”庄园座落于新平县戛洒镇大平掌白虎山虎跳崖下,为“岩旺土把总”末代传达室人、解放前霸踞滇西南的大地主李润之所建。李氏祖籍陇西,期始祖于明朝初年宦游至滇,落籍新平。戛洒古名戛赛,清雍正十年(1732年)于岩旺洒乡南蚌村公所豆丰村。清同治初年,李国宝弃儒经商,多有积蓄,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豆丰迁住戛洒乡东瓜林。民国26年(1937年)起,李润之建盖大平掌住宅、花园、地下室及东瓜林李氏宗祠,“派徭役近百万”,即今日“陇西世族”庄园建筑群。 庄园占地4.2亩,分为主体建筑、花园、马厩三…  相似文献   
115.
关于贵州古代山地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贵州历史上各族人民在发展山地农业过程中 ,因地制宜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水利资源 ,开展植树造林 ,发展林业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 ,并对其中所蕴涵的合理因素和科技含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6.
廉政建设不仅是我国当今法制工作的重点 ,而且也一直是中国古代专制王朝关注的焦点。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大多数统治者特别是开国立业之君无不重视整顿吏治 ,倡导廉洁 ,以维护剥削阶级政权的长治久安。本文以中国古代朝政更迭为顺序 ,概述了我国古代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些廉政措施的概况。  相似文献   
117.
我国古代监察法制建设历经两千多年,其中对监察官的管理一直受到历代王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相关制度或散见于皇帝的诏、谕及其他历史典籍中,或集中于专门的法律法规里,内涵十分丰富。梳理总结古代监察官管理制度的变迁历史,可发现以下几条发展规律:监察官的选任条件日趋细致全面,选任形式向以考选为主发展;监察官的考核形式与其他官员大致相同,但考核内容、机构设置及程序安排上往往另做规定;监察官的奖惩大都以考核结果为依据,但力度较大,厚赏与重罚并行;监察官的监督除内部纵向监督之外,十分重视外部其他权力机构的横向制约。这些发展规律蕴含着古代监察官管理实践中的很多经验教训,对当前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8.
吴向红 《法学》2006,(1):53-64
对中国法律传统中的遗失物制度细致分析表明:与通常的看法相反,古代遗失物制度既非以《周礼》为原型,亦非呈现某种波浪式的摇摆,却很符合直线———断裂的范式。支配着古人遗失物制度立法思想的是一个高度稳定的观念层:其核心是“失物返还”和“拾遗近盗”,对前者信心的崩溃则带来了明清律遗失物制度的戏剧性转折。理解古代遗失物制度的关键是“道不拾遗”的隐喻,正是这个神话,使古人把遗失物问题政治化了。从根本上说,中国古代遗失物制度的立法动机是维持秩序而非确立权利(物权)。在奇迹般的大化之境的背后,则是对全能全知的政治权力的渴望和信仰。  相似文献   
119.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 2,000 years ago, Chinese distinguished the size and power of the numerous vassal states by the number of horse-drawn military chariots (each drawn by four horses) they owned. The "thousand- chariot" states were large ones, while the "hundred-chariots" states were medium-sized to small ones. This reflects the thinking in ancient China that "the affairs of a state are determined by its military,  相似文献   
120.
肖朗 《学习月刊》2009,(16):10-11
一、中国传统的和谐思维 为了更好建设现代和谐社会.我们有必要回过头去看看中国古代的和谐思维。总的来说.古代的中国人以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和智慧建立起了一种前现代和谐社会的典范。从思想文化上看.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只有朝代的更替而没有文化的根本改变.因此.中国古代的思想只需加以横向的考察就可以了。构成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干是儒道释三家,这三家思想的核心其实都可以归为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