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2篇
法律   777篇
中国共产党   625篇
中国政治   986篇
政治理论   215篇
综合类   29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戴汉文 《侨园》2011,(1):24
春节将至,城镇街头到处是各种兔的形象图案、玩具,关于兔子的趣闻和典故也成人们议论的话题。最早记载卯为兔的是湖北云梦出土的秦代简书。有人认为十二地支是十二生肖的象形字,古文字中,"卯"  相似文献   
162.
王健 《唯实》2013,(7):81-84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基因古今一脉相承,现代的很多语言词汇都可以通过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找到源头,厘清脉络。近几年最流行的社会政治语"以人为本",其词源出典考证、内涵外延解读,早有权威性著述,认为"人"与"民"可以互训,"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或者两者意思相同,  相似文献   
163.
李传玺 《政府法制》2011,(30):17-17
在封建社会,由于科举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贵族豪门对女子的婚嫁不问阀阅,不再讲求门当户对,开始向科举功名转变。每逢礼部放榜日,新科状元便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也成了权势人家择婿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4.
权不压法     
正在我国古代,皇帝贵为天子,其个人意志通过至高无上的皇权行使得以充分体现,法条律令也难以约束。但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我也偶尔读到过开明君主个人意志服从法令的记载。记得年轻时读《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得知,汉文帝刘恒就是一位被法令说服过的皇帝。有一次,文帝出巡路过长安城北的中渭桥,忽然从桥下跑出一个人,惊了文帝的车驾。文帝令护驾的骑士抓了那人,交给廷尉衙门查办。廷尉张释之通过调查得知,是远处一个县的人来到京城,听见警跸传呼,便急忙躲进桥下。过了一  相似文献   
165.
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科场如战场,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自然也有人愁云惨淡万里凝。多位历史名人都曾三度名落孙山。  相似文献   
166.
未知 《政府法制》2014,(36):48-49
出轨非男人的专利,即便受“三从四德”禁锢的古代女子,有的甚至贵为皇后、妃子、公主,也多有不满婚姻现状而追求“婚外情”的.  相似文献   
167.
王立民 《现代法学》2014,36(5):3-13
以《唐律疏议》与《中华民国新刑法判解汇编》为例,对中国古代的律文解释与近代刑法法条解释的比较以后可以发现,它们有相似之处,具体表现为:刑法原则、罪名和刑罚等的解释十分相似。同时,在解释主体、解释结构和解释效力等方面存在相异之处。这些相似、相异之处还有自己形成的原因。形成相似之处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即相似的解释宗旨、解释技术。形成相异之处的原因也主要有两个,即相异的历史时期、相异的法制。经过这一比较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它们的这种解释都源于中国古代的经学。从中亦可见,中国古代经学影响之深远。  相似文献   
168.
<正>"幽兰生深谷,含薰待清风",这是古代诗人对兰花的描述。在农二师二十九团园林一线,就有许多具有兰花一样风格和品质的女职工们,她们用勤劳的双手、不屈的精神,敲开了致富的大门。朴素芬芳的寒兰2001年3月,果园实行长期固定承包,郭兰在园十二连承包了12.3亩香梨  相似文献   
169.
正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上这样记述:"牌坊为明清两代特有之装饰建筑,盖自汉代之阙,六朝之标,唐宋之乌头门棂星门演变形成者也。"牌坊作为古建筑之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民风民俗,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造型艺术中力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记载着重要的历史事实。这些牌坊作为传统社会的见证者和记载者,在历史长河中绵延生息。  相似文献   
170.
赵梅 《法治纵横》2014,(10):50-52
新疆的古代人都穿什么样的衣服?蒙面纱、穿“吉里巴甫”服,是不是新疆古人的传统服饰文化?3月22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图书馆举办的“新疆古代服饰记忆”讲座中,当一位读者提出上述问题时,主讲专家自治区博物馆研究馆员阿迪力·阿布力孜回答说,从新疆考古出土的古代服饰、文物等遗物的情况来看,新疆古代妇女对服饰美的追求非常强烈,她们喜欢穿艳丽又时尚的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